「推敲」在現代漢語中一般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斟酌、反覆琢磨的意思。該詞來源於後蜀(934-965)何光遠所著的《鑒戒錄‧賈忤旨》中的一段故事:
(賈島)忽一日於驢上吟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於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島似不見。時韓吏部愈權京尹,意氣清嚴,威振紫陌。經第三對呵唱,島但手勢未已。俄為官者推下驢,擁至尹前,島方覺悟。顧問欲責之。島具對:「偶得一聯,吟安一字未定,神遊詩府,致沖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韓立馬良久思之,謂島曰:「作敲字佳矣。」
這則故事讓「推敲」一詞流傳至今,並成為現代漢語的基本詞彙。然而韓愈雖然點明「敲」優於「推」,但並未說明理由。這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謎題,過去有人從意義上做解釋用「推」不如用「敲」。他們認為寺門已經給僧人閂住,所以應當「敲」而不是「推」。更有甚者,認為賈島出門的時候不會把門隨隨便便地帶上,所以不應該用「推」。這些說法其實都是主觀臆測,遠離了原詩的意旨。
我們不妨先看賈島的原詩《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全詩描寫了賈島探訪好友李凝不遇,從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等景物,來表現朋友居住環境的幽靜,進而映襯友人人格的高潔。這首詩因「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而為人所熟知,更因「推」「敲」的典故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綜觀全詩文義,我們認為「敲」比「推」佳的理由有如下四點。
首先,「敲」點明了聲音的存在,而「推」無法反映出聲音。該詩的主旨是要表現幽靜的環境與氛圍,作者已經用了很多靜態的詞表現無聲的環境,而在中國的美學當中,反映幽靜,應該以有聲襯映無聲,就像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詩》所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聲音來襯托,反而能表現出環境的幽靜。而「敲」這個動作是有聲音伴隨的,在月色的夜晚,一下一下的敲門聲傳遞而來,為什麼能聽得清楚呢,因為山寺幽靜,所以聲音的傳遞才沒有阻礙,十分清晰。
其次,「敲」在聲音的後續上,會有承接之空間。「推」這個動作用在這裏比較呆板,因為「推」只能一下,要麼推開,要麼推不開。而「敲」則比較持續,但又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也許詩人開始並不着急,只是輕輕地敲一兩下,但是等不到僧人來開門,又很着急地連敲幾聲。而當寺廟裏的僧人聽到外面有人敲門,則披衣起身,詩人在寺門外聽到人的腳步或詢問之聲,敲門之聲停了下來。而這腳步聲、詢問聲以及詩人的回答聲,則延續了敲門的聲音,這些聲音都不是同時進行的,都很單調,所以會更加襯托出環境的幽靜。
再次,「敲」在畫面的後續上,有想像之空間。在詩人敲門之前,整個環境是靜態的,而詩人是動態的,詩人慢慢地走回寺廟,彷彿一張靜止畫卷上的移動的點,讓整個畫面活了起來。在詩人敲門時,發出的聲音驚醒了棲息在池邊樹木上的鳥兒,鳥兒撲翅驚飛,發出幾聲鳴叫。這叫聲又引起遠處的鳥兒回應,山寺的前後都有三兩聲急促的鳴叫聲,整個寺院與月光是靜止的,撲翅鳴叫的鳥是動態的,畫面的動與靜則形成了第二次融合。終於當鳥安靜下來了,寺僧起身開門,詩人在門外等候,動態的焦點落到了寺僧的身上,詩人在安靜地等待,動與靜的交融再一次轉移視角。最後,詩人閃身進門,當大門關上,一切安靜,塵埃落定,一切又回復平靜。同時,在詩人敲門時,皎潔的月光鋪灑下來(原句有「月下門」的語句),也許是敲門聲驚醒了山鳥,也許是明亮的月光使山鳥無眠,鳥兒亦覺得月光明亮,似白晝將至,故不時鳴叫。這景象則與王維《鳥鳴澗》中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又形成了映照,給人無限想像空間。
最後,從語音及格律上說。「敲」在《廣韻》中為口交切,其韻母是[au](依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擬音),屬肴韻,為開口呼字。該字韻母開口度大,聲音比較響亮。而「推」在《廣韻》中是他回切,韻母是[ui],屬灰韻合口字。其韻母開口度小,聲音比較低沉。相比而言,「敲」的聲音響亮,更能襯托出周圍環境的清幽。正如「蟬噪林愈靜」一個道理,蟬鳴越聒噪,則襯托出樹林越安靜。同理,「敲」這個字越響,那麼映襯出山寺越安靜。同時,「僧敲月下門」這句,在格律的音韻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古人在作格率詩時,講究字句有定、平仄相對、音韻停當。字句有定是指每句字數相同,不是古風或雜體詩。平仄相對亦即後人所畫的平仄譜子。而音韻停當,是指在吟詠時,聲音相協。例如,該句「僧」「門」是鼻音韻尾,屬陽聲韻;「月」是帶有入聲韻尾[-t],屬入聲韻;「下」是開口呼字,屬陰聲韻。「敲」是開口呼字,屬陰聲韻;「推」也是開口呼,也屬陰聲韻。所以不管哪個字,該句都可以形成以中間字為基點的「陽聲韻-陰聲韻-入聲韻-陰聲韻-陽聲韻」(陽–陰–入–陰–陽)的對稱句式。而「敲」的主要母音為[a],與「下」相同。「推」的主要母音是[u],和「下」相異。那麼選用「敲」則該句的主要母音就變成了[ɐ-a-ɐ-a-ɐ],從而形成了一種以中間字「下」為基點的對稱機制。在吟唱時起到了一唱三歎、迴旋反覆的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