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77期 前期教訊:
第77期《現代教育通訊》:全盤規劃 學思並重 談初中通識教育的發展策略
全盤規劃 學思並重
談初中通識教育的發展策略
黃家樑
通識教育研究會副主席

 

隨著新高中學制改革的推行,通識教育被列為必修科,社會也因此掀起了一股「通識」熱潮。為了配合高中通識科,不少中學在初中取消生活教育或綜合人文科,重新冠名為通識科;又或是紛紛把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地理、經公等科目合併,成為嶄新的通識教育科。究竟應否在初中階段教授通識呢?它能否取代傳統的人文學科呢?如果要教,又應該怎樣去教和教些甚麼?

新通識教育的主要特質
回答上述問題以前,我們必須先分析通識教育的內涵和特性。

第一,通識科有別於傳統學科,它是開放、靈活、變通的課程,教學內容須與時俱進,不斷變化更新,因應學生的需要、能力和興趣,從熱門的社會時事或學生熟悉的事物中選定教學內容,如世貿會議剛剛在港舉行,教師在會議前後利用這熱門的新聞,引領學生探討全球化的議題,不但可刺激學生的思考,提高其學習興趣,更可令教學內容更生活化,訓練他們將課堂知識「遷移」到現實情境的能力。

第二,通識科提倡採用「議題為本」的教學模式,就是要求教師擬定一些值得討論的課題。再以去年在香港舉行的世貿會議為例,其涉及範圍甚廣,當中的問題極多,但議題為本的教學模式只要求老師選取其中的一個爭議點,如「農業補貼問題」,作為討論的中心。議題本身雖然只是一「點」,但要做到以小見大,由點及面,使學生旁徵博引,舉一反三,見微知著。如通過農業補貼問題,師生可以探討富國和貧國的經濟差距、城市和農村的差別等問題,又可兼論自由貿易的得失、保護主義和市場開放的對立等,不一而足。

第三,選定課題以後,教師還要把它演化為一個有趣的情境、一個富爭議性的問題,又或是兩難式的抉擇。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討論興趣,激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學會思考自己思考的方式,反省個人觀點背後的價值觀。在香港世貿會議舉行期間,韓國農民的示威方式就是社會大眾的爭論焦點之一。以較激烈的手段爭取傳媒注意,相比使用和平示威的手法但乏人關注,兩者應如何取捨?警方應以維持社會秩序為前提,還是容忍示威以體現言論自由?這些都是一些值得深究的爭議性題目。

第四,在學與教的過程裡,學生透過與其他人互動而建構知識,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教師只不過是學習的引發者,應避免使用的單向教學法。教師應利用多元化和互動的教學法,引領學生從多角度探討議題,促使他們反思自己的價值觀,綜合不同範疇的知識去處理當下的情境。因此,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學習的促進者和支援者,成功的教學是令到學生一起在課堂中扮演教師的角色。

反思通識教育在初中的推行
瞭解到通識教育的特質後,我們不難發現,它是名副其實的「吹水」科。通識雖也會教授一些客觀的知識,但這顯然不是教學的重點,它的精神在於啟發思維,強調思考方法及學習技能,使莘莘學子能夠把不同範疇所學的內容融會貫通,批判和運用所知事實和知識。無疑,通識科學習的過程中也要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知識,但其課程編排和教學模式是「議題為本」的,關鍵是培養學生在思維和解難時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而非掌握一系列客觀的知識。因此,通識科所教的知識是不完整的,是隨機編排的,更是沒有系統性和序列性的,用負面的詞語來表述就是「支離破碎」和「東拉西扯」。不過,從最新的課程理念來說,通識有擺脫了死記硬背知識的優點,為教與學提供廣闊和自由的空間,教會學生管理和批判知識的能力。

其實,這樣的課程在預科推行問題不大,因為學生在中一至中五的階段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基礎知識,在中六時教懂他們靈活運用自己的所學,打通不同科目的界限,實在適合不過。至於在中四和中五推行,爭議性當然較大,所以社會人士都擔心學生的知識量不夠,認為通識科只是「吹水」。故此,新修訂的新高中通識課程,據說也要加入多些「知識」的元素。有關初中教授通識的問題,筆者認為爭議當然最大,處理不當的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試想想初中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地理、經公或人文學科取消後,學生既沒有「通識」應有的人文素養和知識,更缺乏應有的「常識」和「基礎知識」,只是掌握了一些思維技巧和學習方法,新一代豈非成了遊談無根、束書不觀之輩。若一些基礎的知識再沒有人去教,又或是為了綜合各科知識而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東西,莘莘學子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受儒家文化影響,強調刻苦自勵,「十年寒窗苦讀」,對「背誦」尤為重視,學生和家長都會懷疑分組活動的價值,以為它只是一場遊戲;對於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活動,他們會視之為「吹水」。學生若沒有筆記和課本在手,也會覺得自己未掌握知識。因此,要成功落實上述理想的教學實踐,師生均要揚棄傳統的學習觀念,突破固有學習文化,改變自己對學習的信念和知識的定義,接受學習是師生平等地共同參與建構知識的過程。很明顯,相比高年級的學生,初中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較弱,價值觀仍在逐步建構,表達和思考的能力較低,對老師的依賴較強,投入需高階思維的課堂較難,他們要適應通識科的教學法時,顯然沒有那麼容易。

在初中推行通識教育的策略
對缺乏基礎知識的初中生來說,他們沒有足夠的學養,對議題的認識一片空白,又怎能自我建構知識呢?又怎去協作和解決問題呢?因此,本人以為若要在初中推行通識科,不能不重視學生的客觀知識,也就是先要擴闊其視野及閱讀層面,以單向的方式先為他們打下一些的知識基礎,才可以談甚麼思維和探索。若將現行高考通識科的模式全盤移植到初中,肯定會困難重重,後果嚴重。況且,初中生的思想未夠成熟,若教學偏重價值觀的反思,恐怕只會令他們的思想趨於混亂,這也是初中推行通識教育時不得不注意的問題。

再者,本港學生多習慣單向式和被動式的教學,故不少人會難以適應通識教育科,初中學生面對的問題想必更大。因此,學校若要在初中開設通識,在設計教學活動和內容時,宜採用循序漸進和由淺入深的策略,在初期先安排一些較易掌握的活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表達己見,待他們習慣了互動的教學模式後,才引入難度較高的教學活動。此外,在教授本科的最初階段,為了協助學生適應通識科,也會先教一些基本思維技巧,使學生懂得如何去思考和探索問題,加強他們學習本科的基礎。

最後,從學校課程規劃來說,若學校仍保留傳統的人文科目,如中史、世史、經公、地理,那麼學校即使引入知識點零散和重思維技巧的通識科,問題也不會太大,因為學生可以從其他途徑學到足夠的基礎知識。至於只開設綜合人文和生活教育科的學校,將科目轉型和引入通識元素時,就必須考慮到知識量的問題,否則在初中階段只教技巧,少教知識,情況就有如一個倒轉的金字塔,實在叫人擔憂。因此,學校要在初中開設通識科,必須先通盤考慮整個初中課程的結構,在知識和技巧之間取得平衡,使不同的科目各司所職,不能有所偏廢。

要言之,通識科的性質並不適合所有的學習階段,學校為了趕潮流,把只適用於預科的通識科搬到初中,恐怕會貽害學子,危害甚大。因此,學校在初中推行通識教育時,在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必須有所調整,並全盤規劃各科教授的內容,為莘莘學子提供一個學思並重,深淺適中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