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統籌局也在2004年12月發表《中國語文課程指引用(小一至小六)》(下稱《課程指引》),對小學語文的課程架構以及教與學的各環節,提供了許多意見。這份指引,跟內地實施中的課程標準相比之下,可以發現兩地課改的宗旨基本一致。而內地課改實施了三年時間,慮積的經驗或許可以為香港小學語文新課程,提供某些啟示。 |
齊元濤博士月前在研討會上,
闡述內地課改實施後的經驗 |
《課程標準》的重要觀點
1. 語文課程的性質
內地的《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重要組成的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工具性:語文課程對於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有實用功能。
人文性:語文課程對於培養學生思想感情有薰陶感染作用。
學生學會把自已的意思傳達別人,就已達到語言工具性的目的了。而語言的人文性,是指使用語言和文字時要兼備傳情達意的功能,用以提升學生道德和倫理觀。具體說,教師教授文章同時,也要把附載文章上的文字之美和情感之美傳達給學生,以此陶冶他們的性情,培養感受性。換言之,教學要點並非傳授概念和知識,而是培養情操和品德。
不論國內或是香港早已在課程上強調語文人文性的重要,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統一、結合,則是初次在語文課程上提出。香港的課程指引比內地更重視語文人文性帶來的果效。
2. 三個培養目標
課程上首次提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感情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培養目標。
能力的培養和學習過程的指導互相配合,可使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打下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價值觀、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等各方面進行公平合理的評價。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使每一位學生的才華得以閃亮展現,使每一位學生能夠輕鬆愉快地學習。
3. 各學習範疇及學習目標的創新
(1) 識字與寫字
新課程注意到識字與寫字並非對等,因而提出「認識」與「學會」兩種學習目標。識字與寫字的區別,在於難寫的字筆劃很多,但區別特徵明顯,容易記認。相反,如「已」和「己」筆劃少的字,年幼學生不易區分。「認識」與「學會」,使學生在新課程可以經歷認字多、寫字少的學習,這樣可防止學生因埋首寫字練習,妨礙認字發展。識字與寫字需要遵循不同規律進行。學生認字,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閱讀;至於要學生識字則要教懂他們了解漢字部件的結構(請參考「學科教研室」《漢字部件與部件教學》),學會了原則就能舉一反三,自學其他漢字。
(2) 閱讀
篇優秀詩文背誦篇目。
培養語感另一方面是多寫,《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完成不少於40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
(3) 寫作
香港和中國也是強調寫作應該從興趣開始的,鼓勵學生寫真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表達內心感受。以興趣起了第一步後繼而「先放後收」,意思是說不要過多批評、太多規限,讓學生暢所欲言習慣寫作。同時,教師也要一步一步的指導,讓學生慢慢領悟寫作的旨要。古人有一種良好的寫作理念,認為寫作應該從「放膽文」起,逐步過度「小心文」。
(4) 口語交際
香港的《課程指引》把語文,分作「讀」、「寫」、「聽」、「說」四個範疇,中國過去的課程大綱則是把「聽」和「說」分成兩個要求,而《課程標準》把兩個內容整合為「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講求學生學會在不同場合懂得如何應對、以甚麼話應對,注重即時實用的溝通技巧。
(5) 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是本次課改的一次創新,在香港《課程指引》也有大篇幅說明。綜合性學習是指:「語文的學習應該突破教材,應該運用更廣闊的學習資源加強學科內外的聯繫」。這是個大語文的概念,因為我們生活都需要用語文,課改主張學生不必困在課室上學習,他們可以走到街上研究、觀察和學習各種事物,老師在學生身邊加以啟發及指導;學習不必只限於某一學科、是跨學科地進行。
《課程標準》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1.
強調能力與人文素養,不等於降低對基礎知識的要求。
2. 強調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但形式引入不能過度。
3. 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不等於於降低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和語文課程同步發展。陶行知說:「教師必須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
新世紀對語文學科提出的新要求,內地和香港都在努力進行語文課改,兩地的見標是一致的。兩地的交流會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使語文課程能夠真正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
2.《語文課程標準解讀》,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