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和才能,有助增加認識外國文化的機會
九七回歸初期,社會人士曾擔心,香港特別行政區會變成一個普通的中國沿岸城市。回歸後,政府為香港清晰定位,化解了這個不需要的擔憂。特首董建華先生在1998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必須重新部署和定位。要考慮的問題包括:香港如何繼續強化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橋樑功能;以及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會,如何在國家以至亞太地區發揮首要商業城市的作用。」
香港作為國際性都會,是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的重鎮,一直獲得國際的肯定。接著我們的工作,就是釐清「國際性大都會」的定位以及在教育上如何培養下一代,使他們成為國際都會的一分子。
國際都會(cosmopolitan
city)按字典的解釋包括以下兩個意思:
一、都會之內,共存著不同的民族;
二、都會中各民族不存在歧視問題。在一個真正的國際都會中,來自不同文化、國籍的族群必須溝通、合作和交流。要香港真正成為亞洲的倫敦和紐約,培養下一代跨文化溝通的能力實屬當務之急。
何謂跨文化溝通能力?
所謂跨文化溝通的能力,學者有深入的解釋。Byram(1996)廣義地將跨文化溝通的能力界定為包含知識、技巧和態度三種元素。在知識方面,我們要充分理解自己的文化和國情,並要對其他國家和民族有一定認識。只有在這個條件下,雙向溝通和接觸,才能發揮作用。
在技巧方面,我們要能夠正確地接收、演繹和連繫從其他族群發送的資訊。此外,也要知道怎樣搜尋有用的資料,因應不同的文化和族群,作雙向溝通和互動。
在態度方面,我們要知道如何尊重和欣賞其他國家的文化,並跟自己的文化比照,從而了解彼此相異之處。筆者強調,上述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培養必須是雙向的,因為這是大都會中不同國籍和文化族群共同爭取的目標,也是一起承擔的責任。
香港正規課程開設英語和其他人文科目,目的是給予學生掌握外語及認識別國文化的機會。但是,正規課程在培養學生跨文化溝通的能力上仍有不足之處。
首先,正規課程往往著重課文研習,缺乏第一身的接觸和真實的情境,讓學生親身實習對外交流。此外,由於課程的科目研習只在課堂有限時間內完成,加上教學局限於應試的層面,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培訓難以收效。筆者相信學校有需要為學生創造空間,以發展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就筆者所見,不少學校已跨出腳步,透過課外活動和建立校風,協助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以下是幾個可供參考的例子。
學會文化共融鼓勵雙向交流
例一:從學校生活中學會多元文化共融
容性。
例二:跨校跨地學生交流計劃
港島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近年實行了學生交流計劃。這計劃可分為本地和海外兩部分。本地部分中,學校跟別校聯繫,在固定時間內一方面派出學生到對方學校上課,同時又接待對方學校學生上課作為交換生計劃。這樣可使學生體驗學校間的差異,如文化、教學方法及學習氣氛的不同,間接培養了多元認受和欣賞的態度。
這個交流計劃還延伸至新加坡,兩地學校互派交換生到對方中學上課。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學生到新加坡生活並沒有老師陪同,因此可培養自立和自律精神。這個計劃的可貴之處是讓學生跳出自己的框框,獨立體驗異地文化,並與其他族群共同生活、溝通和學習。
例三:與外國的學校結成伙伴,雙向交流
天主教德蘭中學正進行一個跨國的跨文化學習伙伴計劃。透過這計劃,該校與英國的Richard
Coates Church of England Middle School結成伙伴學校。計劃的目的是讓香港學生與英國學生在一些雙方共同興趣題目上(例如交通問題或文化問題),共同研習,作雙向溝通。計劃進行時,首先由英國學校的學生,就選定的題目準備好一個資料夾和有關意見並送到德蘭中學。德蘭中學的學生要就收到的內容發表意見然後送回英國,給當地同學分析和討論。其後,德蘭中學的同學又選擇另一題目,呈送資料夾到Richard
Coates Church of England Middle School,並會得到反饋。
這計劃的好處,是令身處兩地的學生,深入了解對方的觀點和文化,從而以開放的胸懷理解文化和觀念的多元性。整個溝通過程都以英語為主,這也有助促進德蘭中學的學生掌握語文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結語
筆者觀察到,近期香港教育的發展中,很多措施都有助促進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發展,其中包括學校引入外籍英語教師、教師組團到外地考察、學生往外地遊學等。這些都為學校擴闊國際視野起了積極的作用。
筆者在此也想強調,真正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必須建基於對自己國家的認識。進行跨文化互動時,溝通的對象是以我們的國民身分辨別自己的位置。這樣,對於本國國情的掌握,就顯得相當重要了。希望香港教育工作者將來能就此加倍努力。此外,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外語的能力、興趣和信心,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Byram,
M. (1996). Describ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cultural
Speaker. Occasional paper for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Center,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Center. |
Mendus,
S. (1995). Rom Tolerance and Recognition : Education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9 (2): 191-201. |
《一九九八年行政長官董建華施政報告》。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