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91期 前期教訊:
第91期《現代教育通訊》
新中史課程教學有感
呂振基
中學中史科主任
 

  
新高中課程終於展開,雖然第一批文憑試畢業生要待到三年後才「產生」,但相信今天不少中史老師已在努力地「打造」這班「產品」。筆者這樣說,可能有點使人「不安」,因為將學生「物化」了。可是,這個代名詞,遠較數十年前多數用「灌溉幼苖」來比喻教育,來得更加「傳神」,更加適合今天的教育及考評制度。

  新的中史課程,首兩年的內容,其實只是2004年開始的課程的「饀料」,幾乎一字不改,只是刪去兩個課題,放了在卷二的「專題部分」。先談考評方法,撇開「校本評核」不算,不少人士十分激賞現在的考評模式遠較以前「原因、經過、影響」為靈活多變,更能考核學生能力的高下。這無疑是此種考評方式的優點,並且讓補習社多開了「中史」一科(縱使報讀的人始終有限)。然而,考評局這四年來的香港中學會考公開評核,令人歎為觀止「勉強」的跨課題題目、制度發展問題、不容易答的評論題,在在令準備充足的考生失望而回。

  還有一年,會考「四四六六」考評方式,將會成為「絕響」,代之而起的是跡近高考的考評方式,更甚的是只有30分鐘便要完成一題「長問答」。不知道今天的學生能否應付?有些學校的老師,還死力爭拼開兩班或以上的中史科,80多人考這個程度近似高考的考試,合格率、優良率如何?有多少考生能成為「達標」、「正增值」的「成功」產品?令人期待。

  談到課程內容,必須先談教學法。教育局常說要「探究」學習,在一些程度較高的學校,委實是可行的。學生們能透過自習,便了解資料內容,教師不得不多下些苦功,找些與課題相關的史料,讓學生自我「探究」一番,從而了解秦始皇的施政是「暴戾」還是「合理」;漢武帝是如何「儒表法裏」;唐太宗是否「中材」。今天對學生要求「獨立思考」,考評方式要求「發展共通能力」及「發表個人評論」,這種教學法是少不了的。

  然而,能力高的學生有多少?估計2012年參加中史科考試的,應該只有現在的三分一,最多也只有一半吧,其中能力高的學生佔多少?恐怕大家心中有數。那麼,對於能力中下的學生,各位有何良方?同時,現在不少學校初中的中史科已成為歷史陳跡,面對著一班沒有中國史知識基礎的學生,「探究」,該從何入手?筆者願聞其詳。

  整個新高中的中史科,最可取的應該是課程內容了。中史科一向給人「又多又深」的感覺,不是有某位「賢達」已評論本科高考一直是「蝕人心智」嗎?這個課程在裁剪上,甚為可取。在不忽略各朝代重點下,將學生必須認識的課題,列作課程內容。如秦漢,選擇秦始皇、漢武帝、戚宦掌權;魏晉南北朝則選取了北朝民族融和及東晉南朝門閥,絕對能夠突出各朝代的特色。要批評的,恐怕只有宋元明清部分較簡略,由十世紀至十八世紀的歷史,為甚麼只有一個單元?令人費解,且違反其課程綱要所言「詳今略古」的原則,幸好有一些普及歷史讀物《我是宋朝人》、《明朝那些事兒》等等「幫補」一下。若教師能在教授各單元前,將該朝代的主線脈絡提綱絜領式向學生演述一番,將單元內的題目串起來,學生便較容易掌握來龍去脈。當然,在這個新課程中,更必要的,是「通貫」地將一些跨課題的主線揭示出來歷代相權君權與政治發展(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歷代民族政策、對外關係與內部變亂(北朝漢胡關係、安史之亂、清代統治政策等)。能做到此,學生應能掌握多少吧。

  至於卷二的「歷史專題」,帶著舊高考課程的影子,如單元四「制度與政治演變」及單元五「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都是高考課程的「前朝舊臣」,內容大同小異,考評方式也大同小異,既然如此,教學方式也大同小異吧。較有新意的,是單元一、三及單元六。這三個單元確實能打破過去中史課程的框框,讓學生接觸到歷史的另一剖面。筆者最喜歡單元一「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若學生能掌握高深的宋明理學(雖然不是課程,但實屬基礎認識)、西方哲學、新儒家思想、馬克思主義等,便可喜可賀了。

  談到這裏,該收筆了。在一個研討會上,聽到一些商界翹楚說我們要多認識祖國,要多搞國民教育。怎麼認識一個國家,認識祖國不是該從學習歷史入手的嗎?最起碼初中階段中史科成為必修科,不是最直接的方法嗎?捨近而圖遠,智者所不為。中史科的前景,應該是一片光明的。縱使考生數目減少了、考核方式高深了、課程內容擴闊了,新課程的前景仍然是一片光明的。我始終還有一點點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