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91期 前期教訊:
第91期《現代教育通訊》
中國歷史科在新高中學制下的挑戰與任務
陳瑩瑩
香港培道中學
中國歷史科科主任
國民教育學會副主席

  每一個時代均有其獨特的環境與文化,基本上,是不能用「好與壞」的概念去作定斷,歷史研究者必須抱持這種眼光和態度去看待每個時代之現象。說回教育這個話題,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在新高中制度下及香港年青新一代中發揚「中國歷史」這一科目,首先必須清楚知道哪些是我們(普通中學教師)可以改變的、哪些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事實,然後對症下藥,運籌帷幄。

  「不能改變」的事實,就是教育局釐定的課程範圍、公開考試之評估模式,以及香港中學生普遍的學習方式與態度。在此我只集中分析今天香港學生之學習習慣,希望能針對問題,以「順水推舟」的方式去處理。一般而言,香港學生「耐性不足、專注力低」,「怕悶、怕難、怕深、怕抽象」,「貪新厭舊、貪快怕慢」等……;另一方面,卻又「敢於突破成規去創作去想像」、「喜愛群組式的交流與活動」、「知識接觸面亦較廣闊」……。

  至於「能夠改變」的事實,就是調整老師的教學策略。廿一世紀講求突破及創意,即所謂「不理黑貓或白貓,只要捉到老鼠的便是好貓」。上至教育局,下至學校校長,都不會抗拒「改革」及「突破」,甚至十分鼓勵「新嘗試」,故這是一個契機,讓中史科老師盡情發揮個人的歷史想像力,尋求不同教法,而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掀動學習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熱潮。

  今天,新高中中國歷史科老師應作出心理及技術上的配合,才能不負歷史大任,繼續傳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歷史與文化。

  從通盤的策略來看,中史科老師必須調節個人之心理質素及教學技術。心理質素方面,在廿一世紀的網絡世界中,知識日益平等,無分國界、老少、階級、性別、身分,只要上網,就能自我學習;所以,今時今日的老師應該經常「設身處地」從青年人角度出發,順著他們的學習志趣及模式去進行教學活動。此外,老師必須重構個人之「歷史觀」,藉以貫穿歷朝各代的歷史人物與事件。因為,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最需要的並非「史料」,而是「史觀」或「史識」,他們會更有興趣和耐性去瞭解老師的「歷史角度」、「歷史觀點」。若學生跌在細碎的史料堆中,只會被吞噬或蠶食,發掘不到歷史的「活」、「動」感,而殘留一種歷史是又「沉」又「舊」的感覺,從而逃避學習歷史。最後,老師一定要堅持「終身學習」,才能緊握時代脈搏,活化史事。

  在技術層面方面,必須關注「宜」與「忌」事項,小心選取,適當運用,就能事半功倍。

「宜」:

● 合作學習法(合作與競爭):善用小組協作的模式,此舉針對學生專注力不足、喜歡表達及在競爭中成長的特徵,透過群組互動中產生的鼓勵與壓力,讓學生有效率地去重構歷史面貌。

● 將歷史片段╱議題「影視化」、「立體化」:多播放電影、電視片段、歌曲等,用「影像」刺激學生的想像力及空間感。另外,應加入適當之延伸討論問題。

● 生動有趣的討論位╱爭議點(例:王莽能成功篡漢,應該答謝哪些人呢?唐太宗被選為亞洲最出色的皇帝之秘訣?)

● 倒轉思考法:用以衝擊學生既有歷史觀及思考模式(例:假如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今天會是什麼境況?╱假如漢武帝是「罷黜百家,獨尊道家」,中國社會的發展是怎樣的呢?)

● 歷史事件立體化╱切身化:(你認為身邊哪些人,香港╱中國╱世界哪些人物最似秦始皇?╱請以廿一世紀的眼光看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 設身處地法:以戲劇方式表達學生的想法,例如扮演宋太祖說服官員贊成其「重文輕武」的國策。╱扮演周公去推銷「封建制度╱禮樂制度」等。

● 訂立有效果的獎懲制,尤以「獎勵」入手:香港學生很現實,老師不妨「因勢利導」,用適當的禮物去激起及吸引學生的學習熱誠。小禮物、積分制等也是頗奏效的技巧之一。

● 多角度,多聯想:從各個領域去研習史事如心理學、環境學、旅遊業、醫學、科學等等。(例如從心理學角度探究朱元璋施政之特色;從旅遊業角度研究秦朝及隋朝各項建設之重要性;從醫學方面探討東漢皇帝短壽之原因及影響等。)

● 配合時事:例如在奧巴馬或其他外國政要訪華時講解中國歷朝之外交策略,探討唐太宗成為「天可汗」對唐政局發展之影響;比較廿一世紀與唐代中國國際地位的異同等。

● 走出課室,放眼周遭:要讓學生深深體會,學習中國歷史不是「死」的事情,而是與時代息息相關、生死並存的。要宣揚及建立一個事實,就是真正的歷史學習者,不祗是在故紙堆中埋頭苦幹,反倒能夠學以致用,隨時運用歷史這面鏡子俯瞰天下,預測時局。若能成功在香港學界中建立中國歷史科之「實學」形象,不單是本科之出路,將也是社會之福。

● 結合「國民教育」活動:藉此拉近學生與祖國之關係與距離,培養學生對國家民族之責任感及使命感。

● 舉行全校性延伸活動:用宣傳來提昇及塑造學生對中國人與事的關心。(但一定要視乎老師的時間與資源,故我建議聯校協作。)

● 聯校合作,以壯聲勢:新高中學制底下,中國歷史科再一次萎縮,大多數學校只開一組,即只有約20-30人選修,換言之,此科在學校可動用之資源包括老師及教材比前更少,針對此不利之形勢(希望是暫時性),中史老師理應團結起來,組合成一個個的「互助圈」、「合作社」,大家分享資源,舉辦聯校學習營或學習課堂,聯校專題報告觀摩日或網上討論圈等。各校彼此支援,才不易被洪流所淹沒。

總括而言,施教之法:從「意識」出發,由「心靈」入手,與時並進,因時制宜。

「忌」:

● 抽象化:很多時候不是學生不肯思考,而是某些歷史概念或問題太抽象,太脫離現今香港的事與物,學生無從想像,又何來分析與評鑑呢?所以,老師宜將歷史概念簡單化,拉近與學生生活的距離。例如可將「徙胡政策」與「外傭條例」相比較;「開皇╱貞觀╱開元之治」可與「曾蔭權施政方案」相對照。

● 問題太直接,太刻板:例如「封建制度實施之原因」這種問題,宜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是否值得加以發揚?是否適合香港的政治環境?」等。

● 太多文字:最好能按資料之類別,以表格或點項展示。

● 單一方式上課:各校、各班、各人的學習模式不同,故老師最辛苦最大挑戰之處是如何「因時制宜」地靈活處變。應巧妙地運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法。

  無論你是否贊成新高中學制的精神,或者你是否認同廿一世紀的學習文化、教育理念,今天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面對現實,接受時代的洗禮,順勢而上,才能迎接歷史交給我們的挑戰。我們應懷抱這種使命及抱負,發掘機遇,在逆勢中自強不息,力爭上游。正如國父 孫中山先生所言,「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套用於中國歷史科之生存之道,仍然是一個重要之啟示。

  在新高中學制的「市場導向」原則指導下,要成功吸納香港中學生選修中國歷史科,真是一場艱辛的持久戰。故我呼籲各方熱愛中國歷史的友好,能更主動伸出援手(宣傳上、資金上、物資上、技術上等)。若只憑前線老師的苦心經營及孤身作戰,這場仗很難有轉機。願諸君汲取我國歷史之精華,共勉、共勵與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