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71期 前期教訊:
以英文故事書進行英語學習計劃的成效與啟示——資訊科技課程的反思與展望
資訊科技課程的反思與展望
——資訊素養的培育
◎江紹祥
香港教育學院資訊與應用科技系


教統局最新公布的《善用資訊新科技,開拓教學新世紀》文件,顯示資訊科技教育進入另一範疇

一. 引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下簡稱政府)教育統籌局於2004年7月發表的第二份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性文件《善用資訊新科技,開拓教學新世紀》(教育統籌局,2004),標示香港已進入資訊科技教育的第二階段── 深化地運用資訊科技發展優質的學校教育。深化發展需要兩項條件,其一是資訊科技教育平台的基礎建設,其二是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行政長官董建華於1997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明,香港政府會投入大量資金開展資訊科技教育,數年下來,學校的資訊科技基建設施已初步建立,第一項條件可以說漸趨成熟。

香港的小學在1998年前能在正規教學時間表推行資訊科技課程的數量的,可說鳳毛麟角;但自從政府於1998年11月制訂第一份策略性文件《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教育統籌局,1998),並於2000年編訂《資訊科技學習目標》(教育署,2000),同年提供小學《電腦認知課程》指引(教育署,2000,附件三),目前絕大部分小學已完成資訊科技課程的規劃,並於正規的教學時間表實踐。這項發展是資訊科技教育深化發展的其中一項要素,也是本文探討資訊科技課程進一步發展的目的。表一的總結,可展示香港近二十五年來與資訊科技課程相關的發展(江紹祥,2003)。

表一:香港近二十五年與資訊科技課程相關的發展
年份
與資訊科技課程相關的發展
1979
中學電腦科課程(中四至中五)草擬工作小組成立
1982
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中學電腦科試驗課程(中四至中五)
1983
課程發展委員會成立首個中學電腦科課程(中四至中五)
1986
課程發展委員通過初中普通電腦科課程(中一至中三)
1990
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中六電腦科高級課程及高級補充課程(中六至中七)
1997
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表明香港投入大量資金開展資訊科技教育
1998
發表第一份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性文件《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
2000
教育署課程發展處編訂《資訊科技學習目標》供中小學參考籌劃教學活動
2000
教育署課程發展處編訂「電腦認知課程」及教材套供小學籌劃教學活動
2001
教育署課程發展處編訂《學會學習——課程發展的路向》並奠定運用資訊科技能力為發展及推動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其中一項支柱
2003
完成修訂中學電腦科課程,並改稱為電腦與資訊科技科課程
2004
發表第二份資訊科技教育策略性文件《善用資訊新科技,開拓教學新世紀》

二. 資訊科技課程的目的
政府近年發展資訊科技課程的重點項目包括《資訊科技學習目標》的編訂,「電腦認知課程」教材套的開發,修訂中學電腦科課程並改稱為電腦與資訊科技科課程,以及訂定運用資訊科技能力為發展及推動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其中一項支柱(教育署,2001)。其中在2003年開始實施的電腦與資訊科技科,與1999年實施的的電腦科課程宗旨的最大分別是課程功能的轉變。表二,則展示香港中學電腦科課程宗旨修訂的最新情況。

表二:香港中學電腦科課程宗旨修訂的最新情況
電腦科課程(1999年起實施)
電腦與資訊科技科課程(2003年起實施)

本課程的宗旨為提供機會給學生﹕   本課程旨在提供機會讓學生能:
1.
學習現代信息處理方法、應用及其影響;  
1.
發展他們對電腦系統及資訊科技的認識;
2.
了解電腦的基本組織;  
2.
應用電腦與資訊科技有關的概念和技巧來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3.
培養解決問題及編寫程序的技巧。
   
3.
培養他們解決問題、批判性思考及溝通能力,以及他們的自學能力;
   
4.
評鑑電腦與資訊科技帶來的衝擊;及
   
5.
發展他們對正確使用電腦與資訊科技的態度及價值觀。

表二清楚顯示1999年的電腦科課程宗旨主要是讓學生學習電腦組織、程序編寫及常見軟件的應用,扮演提供資訊科技學習的學科角色。但是,2003年實施的電腦與資訊科技科的課程則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批判性思考、溝通能力及自學能力為宗旨,強調透過科技發展處理資訊及學習能力的培育。課程宗旨與《資訊科技學習目標》第四階段的中四至中五部分互相呼應:

「完成中學五年級後,學生應能掌握選擇及使用資訊科技工具的技巧,以輔助他們深造及終身學習。他們應有理解及分析資訊的能力,及懂得利用資訊科技工具(例如網頁設計工具),在互聯網上與他人分享資訊。學生應懂得反思自己及別人對資訊科技的運用是否追上科技發展,並從中汲取經驗。他們在運用資訊時應有責任感。……」(教育署,2000,頁6)

分析結果顯示資訊科技課程的功能正在蛻變,從提供學習資訊科技的學科角色,轉移到透過科技發展處理資訊及學習能力的培育。在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在中國稱為「信息技術」或「資訊技術」(烏美娜,2002;教育部,2000)。表三展示了香港和中國政府訂定的資訊科技課程目標的比較。

表三:香港和中國政府訂定的資訊科技課程目標比較
目標 香港   中國

智性方面 讓學生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具備利用科技有效地處理資訊的能力。使用資訊科技,學生可以積極地尋找相關的資訊,去處理學習上及日常生活的各種問題。由是,在設計資訊科技學習目標時,發展學生「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就成為了關鍵的因素。   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和學習內容安排,應有各自明確的目標,並要體現出各階段的側重點。各階段都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資訊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

情意方面 資訊科技教育不單是為了訓練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技巧,對資訊科技知識的理解,掌握應用資訊科技處理資訊的技能的運用和正確態度的培養,也同樣重要。   資訊技術課程設置應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要。

透過表三的比較,可清晰顯示兩地政府均認同一個明確的信念:基礎教育的資訊科技課程的存在價值,在於這個課程培養及發展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掌握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巧,是為了建立一個培養學習能力的台階;若課程內容只追求先進的資訊科技知識,教學方法只追求達到成熟的資訊科技技巧,而未能配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則資訊科技課程在基礎教育的存在就不符兩地政府的期望。反之,若資訊科技課程內容及教學法均以培育學習者的學習能力為依據,則課程內容就毋須為緊貼資訊科技的最新發展而過分追求軟件、硬件的更新而錯配資源。課程內容就應該集中為學習者創造利用資訊科技發展學習能力的機會(Au, Kong, Leung, Ng & Pun, 1999)。

從香港和內地的課程比較中,可見兩地設計資訊科技科課程的目的,是有意把資訊科技科從學習電腦的學科角色中釋放出來,成為培育學習能力的角色,帶動學習過程的轉變和推動教學範式轉向的動力。香港於2003年開始實施的電腦與資訊科技科的轉變,正是這個改變的例子。

根據中科院報告(《明報》,2004年2月3日),香港已踏入第二次現代化階段,以發展知識型經濟為基本特徵。知識型經濟社會的教育目標,是培育具備知識及自學能力的終身學習者(Bereiter & Scardamalia, 1998; Pelgrum & Anderson, 1999; 江紹祥,2000;江紹祥、潘世榮,2000)。因此,基礎教育的資訊科技課程單純為學習資訊科技知識而設,已經不足夠;資訊科技課程的存在價值,取決於能否發展學習者的學習能力,而非光是資訊科技能力。若我們從課程目標出發審視香港的資訊科技學習目標,則目標已初步確立。但若從培育學生學習能力的角度審視,會發覺資訊科技課程目標的編寫及相關教材的開發落實,尚有廣闊的改進空間,而改進的空間應對應和緊扣學習能力的培育。

三. 資訊素養
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對教育帶來的衝擊,莫過於以數碼處理及傳輸資訊,讓學習者懂得恰當運用數碼和非數碼資訊解決問題,就成為現代學習者一項重要的能力,這種能力稱為資訊素養。資訊素養就是指處理及應用資訊的能力。二十一世紀的資訊以多種形式出現,例如文字、電視、數碼影像等,都可從不同的途徑獲得,例如圖書館資料庫、互聯網站等。根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1989) 的報告指出,擁有資訊素養能力的人應「能夠辨識何時需要資訊,並具能力找出、評鑑及使用資訊」。因此資訊素養指一系列研究資訊和用途的技能,包括辨識何時需要資訊,認出、找出及評鑑資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具效率地使用那些資訊解決所探究的問題。

總括來說,資訊素養指懂得為甚麼、何時及如何運用資訊工具,並懂得批判思考所得的資訊。

訊素養應具備以下能力:(一)決定所需資訊範圍;(二)有效地及具效率地取得所需資訊;(三)具批判及評鑑資訊及來源的能力;(四)整合所選資訊成為個人知識的一部分;(五)有效地使用資訊以達特定目的;(六)懂得合法及合乎道德地使用資訊及認識使用資訊相關的經濟、法律及社會相關問題(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2000)。因此,資訊素養所涵蓋的範圍可以說較以往所提出的資訊科技能力廣,除了包涵過往著重的資訊科技能力之外,還包括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而且影響層面也較為深遠。圖一正好展示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能力的相互關係。

四. 資訊科技課程的展望
如果資訊科技課程的存在價值是學習能力的培育,那麼在課程中加強培育資訊素養就更顯出這種需要了。要構建一個能夠培育學習能力的資訊科技課程,那就要考慮兩方面的需要:基本知識和應用機會(江紹祥,2000)。圖二展示了資訊科技課程的基礎知識與各科正規課程的相互關係。

培育學習能力的資訊科技課程所需的基本知識包括:資訊科技知識和處理資訊的方法和相關知識。資訊科技新知提供不斷更新的資訊科技知識,課程設計者必須辨別及選取核心的基礎知識放進課程。處理資訊的方法和相關知識基礎,就是資訊素養的培育。例如Eisenberg, Berkowitz, Jansen & Little (1999) 提出的六項處理資訊的步驟和相關知識,就是其中一種培育資訊素養的方法。學習能力的成長必然透過應用磨練而獲得,因此學科或跨學科應用的機會不可或缺,課程必須考慮學科需要,提供應用資訊科技及處理資訊的機會。而且理想的資訊科技課程內容,應包含由學校學科需求帶動而逐漸形成校本的學習內容,並按學生需要剪裁合適的課程內容。

運用圖二的架構進行分析,我們可得知香港的資訊科技課程仍可進一步改進。雖然香港的課程目標能兼顧基礎的資訊科技知識及應用,也在文本中強調學科學習的應用,惟獨課程目標沒有特別在文本點出處理資訊的培育方向,只靠教材設計者或教師加以發揮。假如資訊科技課程的重點是能力的培育,則點出資訊素養的培育將可進一步保障目標的達成,也可避免課程在落實時過於追求先進的資訊科技知識,以致忽略學習能力的培育。

五. 結論
課程發展處訂定的《資訊科技學習目標》及《電腦認知課程》已經啟動資訊科技課程的發展。整合培育資訊素養於課程當中,將會是個良好的發展方向。資訊素養就像說話及寫作技巧一樣需要培育,只有透過不斷選擇、評價及應用資訊,才可培育學生成為具資訊素養的學習者。

課程實施者如學校教師、教材開發單位和師資培訓機構,則應檢視資訊科技課程的實施,落實課程培育學習能力的精神。

展望若具培育學習能力的資訊科技課程得以落實,所產生的影響將不限於資訊科技科的發展,會牽動各學科課程的教與習模式的改變。理由是資訊科技科提供的資訊科技及學習方法的基礎可應用於各科,因而可促進各學科課程教學模式的改變。

教師基於各科的需要,結合學生的資訊科技及學習方法的知識,可釐定更多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活動。這種改變會牽動教學方法、評核方法及學習內容的進一步轉變與調適,各科課程因而有更大機會朝培養學習者學習能力的方向發展。一個緊扣能力培育的資訊科技課程,更可與專科專教互補,讓同學精專的本科知識得以在資訊科技課程整合應用,也可讓同學運用資訊素養進一步發展更精專的本科知識。
各科的課程朝著學習能力的方向發展,將進一步影響資訊科技科的課程內容,並會要求提供更深更廣的學習能力的培育,各科課程與資訊科技科的課程,因而可產生良性互動,相互促進。這樣的互動將有利深化運用資訊科技發展優質的學校教育。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1989).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inal Report, 198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2.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2000).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On-line:http://www.ala.org/ala/acrl/acrlstandards/standards.pdf]
3.
Au, W.K., Kong, S.C., Leung, K.P., Ng, M.W., Pun, S.W. (1999). Leve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competency : Core course elements and assessment tools for teacher training in IT in education. 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
4.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1998). Beyond Bloom's taxonomy: Rethinking knowledge for the knowledge age. In A. Hargreaves, A. Liebermna, M. Fullan, & D. Hopkins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 Part 2, pp . 675 -- 692.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5.
Eisenberg, M.B., Berkowitz, R.E., Jansen, B.A., & Little, T.J. (1999). Teaching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skills: The big 6 in elementary school. Ohio: Linworth Pub.
6.
Pelgrum, W. J., & Anderson, R. E. (eds.) (1999). ICT and the emerging paradigm for life long learning: A worldwide educational assessment of infrastructure, goals and practices. Netherlands: IEA.
7.
教育統籌局(1998)。《與時並進 ── 善用資訊 科技學習:五年策略,1998/99至2002/03》。香 港:教育統籌局。
8.
教育統籌局 (2004)。《善用資訊新科技 ,開拓教學新世紀》,香港:教育統籌局。
9.
教育署 (2000)。《資訊科技學習目標》。香港: 教育署。
10.
教育署 (2001)。《學會學習 ── 課程發展向》。 香港:教育署。
11.
教育部 (2000)。《中小學資訊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討論稿)》。北京:。
12.
明報專訊(2004)。中科院報告:港澳踏入第二次現代化,《明報》,2004年2月3日,頁A15。
13.
江紹祥 (2000)。資訊科技教育與課程發展。輯於鄭燕祥、周敬偉和徐國棟編。《香港學校課程的改革與發展》,頁161- 184。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14.
江紹祥(2003)。香港基礎教育的資訊科技課程:培育學習能力的課程。輯於羅厚輝、徐國楝、鍾啟泉和楊明全編。《香港與上海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範式轉換》(香港版),頁209–224。 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15.
江紹祥、潘世榮(2000)。《資訊科技與學校教 育:反思與展望》。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 公司。
16.
烏美娜(2002)。《中小學課程網絡資源索引:信息技術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