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言
常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大多數教師和家長都會異口同聲認為香港的高中學生最需要「善」的「事」是在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時得心應手、攫取佳績。他們跟大多數學生一樣,都會直覺認為教科書正是應考者「善其事」的隨身利器,是以家長們每年都大掏腰包為子女購買學校指定使用的教科書。但這些經香港教育局審批、並獲局方推薦供全港學校採用的高中教科書,它們的內容又是否足夠學生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呢?這不僅關涉教科書是否物有所值、教科書的編撰者是否學識淵博,更直接關涉負責教科書評審的教育局人員與考卷擬題的考評局人員是否盡忠職守、按已頒布的課程及評估指引為教科書與考卷的質素把關。
香港教育局在二○一三年五月三日於該局網頁發布的二○一三至二○一四學年〈適用書目表〉顯示,經該局審查後獲推薦供香港各中學選用的高中「中國歷史科」教科書共四套、四十三冊。這四套教科書為二○○九至二○一○年間由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出版的《新視野中國歷史》(以下簡稱「教圖本」)、齡記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新探索中國史》(以下簡稱「齡記本」)、文達.名創教育出版的《高中中國歷史新視點》(以下簡稱「文達本」)與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的《高中中國歷史》(以下簡稱「現代本」)。2
置於各教科書各分冊書首的〈編輯說明〉(教圖本)或〈編輯要旨〉(齡記本、文達本、現代本)都聲稱依據香港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於二○○七年聯合編訂的《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編寫,3
適合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的三年制高中學生採用。過往兩屆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的考試報告亦分別聲明「試卷悉照課程及評估指引命題」4
與「試卷悉照《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命題」。5 教科書的編寫者與考卷的命題者既都不約而同以《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為據,而教育局與考評局的相關人員又都理應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則依理絕不應出現教科書內容不足夠學生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的「奇景」。但現實又是否如此理想呢?本文即擬舉首兩屆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的三數考題為例,試作申析,以就正於各方高明。
二、試題揭示的秘密 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考試自二○一二年以來已先後舉辦兩屆。這兩屆的試題,實不乏教科書內容未盡涵蓋的事例。現列舉兩例如下:
(一) 二○一二年卷二的第7 題為:6
資料一:
司馬遷《報任安書》
(a) 根據資料一,分析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動機。(10 分)
(b) 試闡釋司馬遷編撰《史記》在政治、經濟兩方面的思想,並析論這兩方面的思想與時代背景的關係。(15 分)
考評局的評卷參考就(b) 題提供的指引為:7
(b) 試闡釋司馬遷編撰《史記》在政治、經濟兩方面的思想,並析論這兩方面的思想與時代背景的關係。(15 分)
•《 史記》本來就是探討治亂興衰的歷史著作,司馬遷亦利用評價史事與人物來臧否時政,達到鑑古知今的目的。
• 司馬遷推崇儒家思想,對內主張施行仁政,反對酷吏政治,認為要任用賢能,順民則興,對外強調大一統,反對國家分裂。
• 司馬遷主張農、虞、工、商四業並重,反對政府行專賣政策,重視商人對國家的貢獻,故立貨殖列傳;他認為應行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民富而後國富。
檢視市面四套高中中國歷史科教科書,各書的相關安排為:
1. 教圖本在「司馬遷對時代的回應」一節標有「司馬遷的政治思想」與「司馬遷的經濟思想」兩目,以幾達千六字的篇幅詳加闡述。8
2. 文達本在「司馬遷的思想」一節標示司馬遷的「政治觀」與「經濟觀」兩目以約九百字的篇幅細加析論。9
3. 現代本在司馬遷「撰寫《史記》」一項列有「分析治亂」與「分析致富之道」兩點,配合該書「資料延伸」部分的「分析興亡」與「司馬遷的經濟觀」兩目,以正文不足三百字與「資料延伸」約八百字的篇幅進行論析。10
4. 齡記本全書在「司馬遷撰史的時代局限」一節的「評價人物的局限」一點以二十七字交代「司馬遷的經濟思想與桑弘羊有分歧,不贊成國家壟斷經濟的政策」;11 而別無安排其他關於司馬遷政治思想或經濟思想、政治觀或經濟觀的相關章節再作闡述。
各書的相關內容,以教圖本最為詳備、齡記本最為簡略,兩者的相關篇幅相差幾達六十倍。試問既然各書均由教育局批准,則上述考評局(b)
題要求的答案,是否符合《課程及評估指引》?抑或審書者對指引的理解各不相同呢?
考評局的考試報告分析考生的表現時稱:
極少考生能均衡地條分縷析司馬遷的政治及經濟思想,並析論二者與時代的關係,部分考生誤把史記篇目名稱為司馬氏的思想,亦有以為司馬氏的政治思想乃推崇道家黃老之道者。12
考生選答此題者達百分之二十三,13 而表現竟獲評卷者如此評價,個中原委除考生自身的能力差異外,實跟教科書相關內容的詳略差距過大息息相關。大部分考生既無法藉教科書獲取考卷命題者要求的答案,則學生無論如何拚命學習,都無助於改變答卷表現差強人意的結果。
(二) 二○一三年卷二的第16 題為:14
資料一:
「古代的婦女教育,目的不外乎在闡明婦德婦道,以求婦女達到賢妻良母的典範。」 |
黃嫣梨《中國婦女教育之今昔》
(a) 試以漢代《烈女傳》和《女誡》的內容為例,印證資料一的看法。(10 分)
(b) 宋代以後理學思想盛行對婦女的教育帶來甚麼影響?(15 分)
考評局的評卷參考就(a) 題提供的指引為:15
(a) 試以漢代《烈女傳》和《女誡》的內容為例,印證資料一的看法。(10 分)
• 西漢劉向的《烈女傳》選取了堯舜以來一百多名婦女的言行事蹟,分作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辯通和孽嬖七大類。作者按儒家的道德標準,從正反兩面闡明為婦之道,列出女性應效法的美德懿行,樹立女性賢妻良母的準則。
• 東漢班昭的《女誡》共七篇: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具體而系統地訓誡婦女的言行。內容從男尊女卑出發,強調女子要著重修身,養成卑弱順從的德行,維繫家庭的和諧。婦行一篇更對四德詳加解說,女性賢良淑德的規範為後代所承襲。
市面四套高中中國歷史科教科書有關《列女傳》與《女誡》的內容介紹為:
1. 文達本在「漢代女教的發展」一目標有「劉向《列女傳》」與「班昭《女誡》」兩項,以近千字的篇幅詳細介紹兩書的「成書背景」、「內容」與「影響」,並採表列的形式,以多達八百字的敘述闡析《列女傳》七卷與《女誡》七篇的名稱與內容。16
2. 齡記本在「禮教與傳統女子教育」一節設有「傳統女子教育的教材」一目,標出「劉向《列女傳》體現儒家婦女觀」、「班昭的《女誡》—— 第一本女教專著」與「女子四德」三項, 並配合「概念解說」一欄分析《女誡》「明其卑弱」的說明,以合計逾八百字的篇幅介紹相關的課題。但此書並沒有逐卷逐篇敘說《列女傳》與《女誡》的內容。17
3. 教圖本在「中國傳統的女子教育」一目標有「古代主要的女教書籍」一項,編者先以不足百字介紹《列女傳》,再以三百多字敘述《女誡》。此書亦沒有逐卷逐篇交代兩者的內容。18
4. 現代本在「秦漢時期的女性生活」一目「著作提倡婦道」一項的「資料延伸」以不足二百字介紹《列女傳》與《女誡》兩書,是以連兩書各卷各篇的名稱亦未見逐一列出。19
各書的相關內容,最詳的文達本跟最略的現代本相比,兩者篇幅的差距幾達十倍。《課程及評估指引》的要求、審書者的理解及考評局出題之間的矛盾,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考評局的考試報告分析考生作答此題的表現,稱:20
考生表現平平。大部分考生未能在(a)問緊扣題旨,指出漢代《烈女傳》和《女誡》的內容,只能言及二書乃助女性樹立賢妻良母的準則,以及泛論三從四德的內容,未能印證資料一的看法。
選答此題的考生只有百分之九,21 已顯示考生對此考題的考問重點缺乏作答信心。教科書的相關內容如此詳略懸殊,自是他們表現未獲好評的重要因素。擬題者的考問重點既都是大部分考生無法從教科書獲取的知識,則評卷者又可以奢求些甚麼答案呢?
上述兩例顯示同獲教育局審查後列名〈適用書目表〉、被推薦供香港各中學選用的高中「中國歷史科」教科書,相同課題的內容竟可存在如此巨大的詳略差異。究竟教育局的相關審查人員以甚麼準則判定一部送審的教科書可以列名〈適用書目表〉呢?上述兩例,究竟是最詳本、還是最略本真正依據《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編寫呢?如果最詳本的內容真正符合指引的要求,則教育局人員將最略本列名〈適用書目表〉,是否盡職盡責呢?如果最略本的內容真正符合指引的要求,則考評局的相關擬題者考問最詳本獨有的內容,又是否悉照課程及評估指引命題呢?心存此等疑團的教師、家長與學生都會熱切期待教育局及考評局的相關人員能盡早給予精準的答案!
三、評卷參考揭示的秘密
檢視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考試過往兩屆試題的評卷參考,考生竟被要求回答市面各教科書均不具備的內容。二○一三年卷一第1
題的(c) 題便是個中一例。該題目為:22
以資料五的觀點來評價秦始皇的經濟措施和大躍進運動,你認為恰當嗎?試參考資料一至資料五,並援引史實〔不可重複運用題(b)(iii)曾引用的史實〕,分別加以析論。(15分)
考題列舉的資料五為:23
「⋯⋯採取了錯誤的方針和方法,而遭到嚴重挫折的一次失敗的嘗試。」 |
金春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
考評局的評卷參考列出的要求為:24
考生不同意「大躍進運動採取了錯誤的方針和方法,而遭到嚴重挫折的一次失敗的嘗試」,可循以下思路討論:
• 方針和方法恰當:薛爾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指出,從中國設法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看來,大躍進打破過往城市—工業—主導成長的邏輯,創造了人民公社,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的重要改革。另外,在工業方面亦見成效,1959
年,工業急速發展,即使到了最低水平的1960至61 年,鋼、石油、煤炭、電力、化肥等仍能以大躍進之前的高水平生產。
• 60 年代初的饑荒及衰退不能完全歸咎於大躍進運動,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例如1959 至61 年,中國經歷連串自然災害,有些更是20
世紀以來罕見的。如颱風吹襲華南和東北,旱災蔓延幾乎整個黃河流域。
這兩大點的思路,實截取薛爾頓《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一書〈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建立(一九五八至一九五九)〉一章的不同片斷拼凑而成,計有:
1. 從中國設法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看來, 大躍進打破過往城市—工業—主導成長的邏輯。它顯示人民公社的力量,將農業剩餘勞力用在工業和農業之上。犧牲農村來發展經濟的講法已經講不過去。利用中國充足的勞動力,補救資金技術不足更加是理所當然。大躍進是一個全國的試驗,將社區的勞力、物力動員起來,為經濟服務,也為社會、文化,和政治的發展服務。其中還包括教育知識革命,打破三大差別的技術和心理屏障。所有社區都想方設法在本土上找尋資源、發展、前進。最後,大躍進更向農場工廠之間的不平等性、權力、職位、教育機會、收入等等,不平等性挑戰。整個大躍進,簡單說是找尋新的可能,為平等、參與、自主和社會主義發展提出新方向。25
2. 一九五八年中國幾乎各方面都取得大量成果。接着的一九五九年,農業出現衰退,工業卻繼續急速發展。一九六○年至六一年不論是農業或工業都是大躍進後最差的兩年。但在工業方面,即使到了歷史最低水平,其中主要的工業例如鋼、石油、煤炭、電力、化肥等仍然以大躍進之前的高水平生產。農業卻很糟糕。自六○年起,糧食出現短缺,一些地方出現人民營養不良和饑荒。三年糧荒就更加厲害。不過, 拿二十世紀頭五十年中國出現的饑荒比較,公社制度和國家的支援確實減低了災害的影響,使經濟恢復過來。一九六二年經濟開始復甦。根據中共說,這是一連串豐收之故,而往後十五年中經濟依照迅速但不平均的速度不斷增長。26
3. 第一、五九至六一年, 中國經歷連串自然災害, 有些更是本世紀以來罕見的。颱風吹襲華南和東北,旱災蔓延幾乎整個黃河流域。六成以上耕地受到旱澇侵襲,若換了是七年前(一九四八年)這樣嚴重的天災必定奪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雖然食物嚴重短缺,而政府亦購買外國糧食應急,可喜的是很少人民死亡,中國也沒有要求國際援助。一九五七至五九年進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與及公社動員人力分配收人在在都減輕自然的打擊以致迅速將衰退扭轉過來。27
此薛爾頓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原是Mark Selden(薛爾頓)為他主編的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a documentaryhistory of revolutionary
change 撰寫的〈前言〉,28由黎少昌據原文譯為中文,在香港出版。由於薛爾頓對「大躍進」的評價別樹一幟,大異於一般相對負面的看法,是以不為市面各教科書採用。評卷參考標示此說,無非為了證明考生可以不同意「大躍進」是「採取了錯誤的方針和方法,而遭到嚴重挫折的一次失敗的嘗試」。但事實是考生根本未能從教科書獲取此等評價「大躍進」的非負面看法,他們又怎會持有此觀點呢?這情況的出現,究竟緣於教育局的教科書評審人員依據課程及評估指引容許教科書編寫者忽略了介紹若干有關「大躍進」的正面評價;還是考評局的相關擬題者悉照課程及評估指引命題,著意考問「大躍進」的正面評價呢?個中真相,相信教育局與考評局的相關人員都有責任向教師、家長與學生提供令他們釋懷的解釋。
四、課程及評估指引揭示的秘密
當教科書編寫者、考卷命題者、教科書評審者、教育局及考評局的相關人員都異口同聲聲稱依據《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辦事時,教師、家長與學生只要細心將這兩屆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的試題、市面的相關教科書、課程及評估指引三者逐一檢視,便不難發現考卷確有若干乖離課程及評估指引的考問:
(一) 二○一二年卷一第1 題的(bii) 分題為:29
資料四兩張海報對土地改革運動的描述是否可信?試從資料的性質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年的相關史實,加以解釋。(8
分)
這資料四的兩張海報為:30 |
|
考評局的評卷參考列出的答案要求為:31
考生認為資料四兩張海報對土地改革運動的描述可信,可循以下思路撰寫:
• 兩張海報是政府的宣傳畫,由於政府能掌握措施的相關數據,因此宣傳畫提到「四億二千多萬農業人口地區即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業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中三億農民分到了土地七億畝」的資料,應該可信。
考生認為資料四兩張海報對土地改革運動的描述不可信,可循以下思路撰寫:
• 兩張海報是有關土地改革運動的宣傳畫,目的是宣傳政府政策,不一定代表事實,而且傳遞資訊時往往會隱惡揚善。
考生的表現則為:32
表現參差。表現較佳的考生, 無論認為海報的描述是否可信,均能從資料性質進行分析,並援引相關史事支持見解,答案均衡,立論前後一致,論說具說服力。表現稍遜的考生,未能按題目要求從資料性質與史事兩方面均衡論述,或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年與大躍進時期的措施混淆,又或是推論欠說服力(認為海報有提供數據,所以可信),也有立場與論述不一致的情況,例如認為描述可信,卻強調政府宣傳畫的偏頗與不足。
考生表現參差的關鍵正緣於考問的重點聚焦於要求考生必須認識海報的史料屬性與特質,才足以確定該兩張海報對土地改革運動的描述是否可信。當考生無法正確辨識相關史料的性質與可信度時,便已無從正確回答考題。
(二) 二○一三年卷一第1 題的(b) 分題為:33
(i) 資料三的圖一及圖二,對大躍進時期的農業發展傳達了什麼相同信息?試從資料三圖一及圖二,各找出一項證據支持你的看法。(4 分)
(ii) 承上題,資料三與資料四有什麼矛盾的地方?試略加解釋。(4 分)
(iii) 承上題,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的矛盾?試從資料的性質和大躍進時期的相關史實,加以解釋。(9 分)
〔緊接下頁〕
這考題所稱的資料三圖一及圖二為:34 |
|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主編《前進的足跡—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 |
這考題所稱的資料四則為:35
「我(邊紹芬)是劉集公社小廟大隊的社員,1958 年8 月公社成立,馬上就搞公共大食堂⋯⋯過了秋後,糧食短缺就顯出來了,食堂開始定量,而且口糧越定越少,吃到嘴的飯越變越稀⋯⋯從1959
年春天起,村裏開始死人。到這時,樹上的樹葉和樹皮都被吃光了。」 |
張麗佳、馬龍《說吧,中國》
考評局的評卷參考就(biii) 題列出的其中一點要求為:36
• 從資料的性質看,壁畫屬宣傳性質,是地方配合農業大躍進而繪畫,宣傳政策的成效,因此採用了比較誇張的表達。人民日報是發佈政府政策的重要報章,當時中共中央誤信各地的虛報數據,誤以為政策有成效,於是報章就不斷刊載高產衞星的報道。資料四屬口述歷史,由公社社員憶述大躍進時期糧食不足的生活情況。
考生的表現則為:37
表現參差。表現優異的考生能根據題目要求,從資料的性質和相關史實,解釋為何豐收與糧食不足的記述會同時出現,考生能指出《人民日報》、壁畫與口述歷史的性質,然後從農業大躍進、人民公社的相關措施、施行問題及如何引致糧食不足的情況加以解釋,析述飽滿。表現中等的考生,答案多欠均衡,或欠缺對資料性質的分析,或只援引農業大躍進、人民公社、全民大煉鋼其中一項措施討論,又或只就大躍進的措施泛泛而論,未能具體解釋如何引致糧食不足。
這考題的重點正聚焦於要求考生必須認識壁畫、《人民日報》與口述歷史的史料屬性與特質。倘考生未能正確辨識它們的性質與可信度時,便自然無法提供正確的答案。
《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清楚指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宜以15課時培養學生『歷史研習的態度與方法』」,38並聲明「為免學習內容過於繁瑣、沉重」,39「歷史研習的態度與方法」確定「不列入公開評核範圍」。40
辨識史料的性質與可信度既是「歷史研習的態度與方法」的相關範疇,文憑試考卷的擬題者自無於此範疇設題的道理。過往考評局發放的樣本試卷,沒有一題考問史料的性質;市面的教科書,亦沒有一部系統地介紹史料的性質。因此,過往兩屆文憑試相繼考問海報等資料的性質,無疑是擬題者公然漠視課程及評估指引的最好證明。考生在教科書缺乏相關作答資料的現實下應考上述兩道溢出考問範圍的試題時,表現參差,自屬理所當然。
五、結語
當教育局高層沉醉於「根據二○一二╱一三學年度統計資料,在二十多科選修科目之中,中國歷史在中四、中五、中六都是第八科最受歡迎的科目。這排名位置與新高中實施前的中學會考與高考相若」41
的「輝煌紀錄」時;異口同聲聲稱依據《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辦事的教育局與考評局相關人員在教科書評審與考卷擬題上的表現無疑教人憂心。當盡心向學的考生經常因教育局或考評局人員的未能盡職盡責而無法以熟習的教科書內容應考文憑試的中國歷史科考卷時,這所謂「第八科最受歡迎科目」的地位還能保持多久呢?因此,教育當局盡速改善中國歷史科教科書的質素,使教科書的內容足夠學生應考文憑試,相信應是釜底抽薪、切實提升本科修讀人數的藥方。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1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12 月),〈衛靈公篇第十五〉,頁163。
2 參看香港教育局頒布的〈適用書目表:新高中中文課本及學習材料〉(https://cd.edb.gov.hk/rtl/searchlist.asp,閱覽日期:2013 年6 月13 日)。此處排序按該書目表所列次序。
3 課程發展議會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編:《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港: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7 年。以下簡稱「《課程及評估指引》」。
4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編:《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附評卷參考):2012》(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 年,以下簡稱「《專輯:2012》」),頁86。
5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編:《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附評卷參考):2013》(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3 年,以下簡稱「《專輯:2013》」),頁83。
6 《專輯:2012》,頁18。
7 《專輯:2012》,頁53。
8 教圖本,《選修單元三:時代與知識分子》,頁68—72。本文所示相關字數只以每行字數乘行數推算,並非逐字點算,故容或與實際數目未盡相符,特此聲明。
9 文達本,《選修3:時代與知識分子》,頁72—75。
10 現代本,《選修單元3:時代與知識分子》,頁104—105。
11 齡記本,《單元三:時代與知識分子》,頁83。
12《 專輯:2012》,頁83。
13《 專輯:2012》,頁83。
14《 專輯:2013》,頁21。
15《 專輯:2013》,頁70。
16 文達本,《選修6: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頁35—38。
17 齡記本,《單元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頁26—28。
18 教圖本,《選修單元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頁19—20。
19 現代本,《選修單元6: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頁23。
20《 專輯:2013》,頁23。
21《 專輯:2013》,頁23。
22《 專輯:2013》,頁8。
23《 專輯:2013》,頁8。
24《 專輯:2013》,頁25。
25 薛爾頓撰、黎少昌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1949—1979)》(香港:曙光圖書公司,1984 年),頁65。
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1949—1979)》,頁61。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1949—1979)》,頁61。
28 Mark Selden (ed.)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revolutionary change ,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9.
29《 專輯:2012》,頁8。
30《 專輯:2012》,頁7。
31《 專輯:2012》,頁24。
32《 專輯:2012》,頁79。
33《 專輯:2013》,頁8。
34《 專輯:2013》,頁7。
35《 專輯:2013》,頁8。
36《 專輯:2013》,頁23。
37《 專輯:2012》,頁79。
38《 課程及評估指引》,頁79。
39《 課程及評估指引》,頁38。
40《 課程及評估指引》,頁38。
41 香港教育局發布的〈中國歷史回歸前、後的地位和學習正面睇〉原文,詳見於香港教育局網頁http://www.edb.gov.hk/tc/about-edb/press/cleartheair/201306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