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研究社小學語文科於2010年12月4日舉辦了一個名為「善於積累 積極創新未來語文教學新策略」研討會。我們很高興邀請了中國內地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專家、兒童文學博士、中國兒童分級閱讀教材研究中心秘書長王林先生作為演說嘉賓。他的講題是〈啟蒙孩子,發揮篇章的魅力閱讀教學:新觀念與新策略〉。下面就其講稿略加摘要(錯漏之處由編輯者負責)。
王林博士的工作單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負責給小學生編小學一到六年級的語文教材(包括中國內地、新加坡等地)。王博士首先跟老師分享一本他很喜歡的書,書名叫《大衛上學去》。從封面就可以知道大衛是一個很頑皮和淘氣的小朋友,他的老師總是說:「大衛,不可以!」王博士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每個課室裏都有大衛這樣的同學,他不光會出現在語文課上,還會出現在其他課堂上。我們的教育,應該怎樣對待這樣的孩子?在內地,現在很多班上學生都有自閉症、多動症、學習障礙、閱讀障礙等。王博士想跟大家探討的是:傳統的閱讀教學有哪些問題?
在大陸,王博士每年都會聽100多節課,他覺得有時候是老師們對教材的把握不到位,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有待商榷。部分老師常會犯以下的毛病:
1. 過度重視識字,在字詞句上耗費太多時間。
2. 教學效率偏低,少(教得太少)、慢(學生學得慢)、差(效果不好)、費(費時、費力)。
3. 鼓勵課外閱讀,但缺乏有效指導。
4. 程式化、無趣,不常帶動孩子多元思考。
5. 過度求新求異。
王博士看到那麼多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之後,希望有所突破。他跟大家分享一個課例《巨人的花園》。這是一篇四年級的文章,是王爾德的童話,所有老師上課都是同一個模式。王博士以此為例,將教授環節表述如下:
一、第一節課是字詞句的抄寫,段落大意的了解。第二節課是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甚麼故事。從中培養孩子歸納、概括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中年級是非常重要的。
二、聊一聊「自私」,甚麼叫「自私」?王博士聽課的時候,發覺所有老師都會問孩子們:「這個巨人是一個怎麼樣的巨人?」孩子們都會齊聲回答:「這是一個自私的巨人!」王博士覺得不一定吧,巨人好像沒有那麼自私。他問小朋友:「如果你是巨人,你會請小朋友到你的花園裏去玩嗎?」小朋友好像有一點點遲疑,觀念發生變化。王博士再追問:「如果你看見一個乞丐,你會請他到你的家去住嗎?」所有小朋友都說:「那怎麼行!不行!」然後,王博士請小朋友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巨人「自私」的語句,訓練他們用事實支撐觀點的能力。接?,他讓小朋友合作學習,一起討論:「甚麼情況下是自私?甚麼情況不是自私?」有小朋友說:「如果我有一塊錢,乞丐問我要一塊錢,我不給他,這不算自私;如果我有一百塊錢,乞丐問我要一塊錢,我不給,我就是自私。」回到故事裏,對小孩子來說,花園是一個很大的地方;但對巨人來說,花園其實不大,所以巨人也有他的道理。
三、再默讀課文,找出童話中不可思議的地方。這是童話很重要的地方。
四、小組各選一篇童話故事,畫出其中不可思議的情節。他選了以下八篇有趣的童話:
(1) 《梨子提琴》(冰波)
(2) 《聰明的小裁縫》(格林兄弟)
(3) 《打獵的故事》(拉斯別),選自《吹牛大王歷險記》
(4) 《貓小花與鼠小灰》(楊紅櫻)
(5) 《狩獵奇遇》(湯素蘭)
(6) 《書本裏的螞蟻》(王一梅)
(7) 《豌豆公主》(安徒生)
(8) 《五彩呵欠》(張秋生)
五、最後,跟同學討論童話的特點。王博士認為不應該直接問小朋友童話有甚麼特點,他會反過來問:「如果沒有這些不可思議的情節,你覺得童話會有甚麼不同?」這樣,孩子才會懂得回答,他們會說:「那就沒有趣味,那就不幽默,那就沒有想像力……」接?,可以問孩子:「因為有這些不可思議的情節,你覺得童話是假的嗎?」有些孩子會說:「有些情節是不可思議的,但是跟我們講的道理確是真實的。」最重要是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六、看圖畫書,續寫故事。讀寫結合的練習是需要的,王博士選了一本叫《瘋狂星期二》的書,在課堂用簡報的形式跟孩子一起看過後,請孩子寫故事。
七、課後讀更多的童話,先說一說書中不可思議的地方。他推介以下的故事:
(1) 《5月35日》(德國 凱斯特納)
(2) 《晴天有時下豬》(日本 矢玉四郎)
(3)《老鼠記者》(意大利 傑羅尼摩)
(4)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中國 楊鵬)
(5) 《我的寵物是恐龍》(美國 奧利弗)
王博士認為,老師需要留意以下幾方面:
1. 尊重孩子的已有知識經驗,不在識字、寫字、朗讀、課文內容講解上花太多時間。
2. 相信學生可以通過自我學習、小組學習獲得知識和能力。
3. 引發孩子的多元思考,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不要人云亦云。
4. 用課文教,但不只是教課文。從課文出發,組織教學內容。
5. 重新定位教師角色:閱讀教練。不要帶?球員下去打球,不要替孩子說話和思考。老師應該知道孩子的問題,適當給予指導。
6. 讀和寫做結合,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
7. 把閱讀策略滲透在教學中,教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8. 改善課堂提問,培養學生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另外,王博士就「如何打造有效的語文課堂?」提出了十二字訣:
課內:少講、多練、多寫
課外:少練、多讀、多看
少講:
1. 少重覆教材書籍的內容。
2. 講授真正的閱讀策略。
3. 幫助學生釐清困惑、澄清觀念。
多練:
1. 語文基本的字詞。
2. 根據課文內容的閱讀拓展。
3. 閱讀技能的練習 (如:快速閱讀)
多寫:
1. 巴金說:「只有寫,才會寫。」
2. 隨堂的小練筆。
3. 當堂的快速作文。
4. 重視實用文的寫作。
少練:
1. 生字、生詞的枯燥炒寫。
2.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之類的練習。
3. 對語文素養提高無實際作用的練習形式。
多讀:
1. 清代有名的古文大家劉大櫆說過:「因聲求氣。」即多讀之後,才能感受漢語之美妙。
2. 以古詩詞為重點的經典誦讀。
3. 反對違拗學生心性的「讀經運動」。
多看:
1. 以兒童文學經典作品為重點的大量閱讀。
2. 既給學生指導,又給學生自由。
3. 重視資訊性閱讀材料的閱讀。
最後,王博士強調語文教學不是那麼複雜,我們要簡化、優化語文教學。假如一堂課有四十分鐘,他一般會把課堂分為三部分:
1. 教材教學(課文、口語交際等)25分鐘
2. 動筆(寫字、小練筆、練習冊)10分鐘
3. 拓展閱讀(大聲朗讀、持續默讀)5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