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52期 前期教訊:
香港小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香港小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講者:王齊樂、余榮燊

前言

我很高興能夠和我最敬愛的老師,小學班主任,王齊樂老師,一起和大家談談這個主題。我倆師生二人,過去都從事小學教育。王老師當過小學教師、校長和督學。我當過小學教師、教育電視教師、教育學院講師和澳門大學講師,一直服務到退休。2000年快到了,我們對小學教育,思前想後,難免有很多感想和意見,希望藉此機會向各位報告和研討。

我們打算從1945年二次大戰後的小學教育講起,只講影響日後直至現在的事件,作為回顧;總結這些問題,說出我們的看法,作為前瞻。

四十年代

  1. 戰後由於校舍不足,教師短少,物資缺乏,出現了嚴重的校荒現象和失學問題。政府以先辦好小學教育為中心,做了很多功夫,例如增設官立小學等。
  2. 1949年,因為中國大陸很多人湧入香港,入學兒童眾多,政府為謀求迅速增加學位起見,把官立小學率先開設上、下午班。同時請其他學校仿照推行。這本是當時權宜之計,理應逐漸取締。可惜政府因循而不肯撥地建校,直至最近幾年才開始起步,把部分學校改為全日制,實在是經濟富裕先進地區的恥辱。因為實施半日制,教師和學生對學校欠歸屬感,學生缺乏輔導和溝通的時間,不獨影響教育的質素,而且直接或間接產生很多管教和社會問題。

五十年代

  1. 自從政府於1951年發表了《菲沙報告》,本港中、小學的發展非常迅速,而且開始兼顧成人教育;又再於1954年發表了《小學擴展的七年計劃》,使小學生就學人數較前增加了三倍,達到50多萬。
  2. 由於學校的發展迅速,在各公立、私立學校任教教師,未經本港資訓練者,為數極眾。政府於1952年開設在職教師訓練班,使他們有接受正式師資訓練的機會,從而改善教學,提高教師質素。這也是當時必須推行的教育政策。不過,早十多年,這個政策就應該取消了,改為合格教師的進修課程,因為讓未接受師資訓練者當教師,專業地位就談不上。那有未讀醫科、未學會計的人可以掛牌做醫生、會計師的道理?教育署繼續容許這種情形存在,教師的專業地位始終不會受到重視。

六十年代

  1. 這是小學教育一段混亂的時期,也是教育署失去威信的開始,中文地位低落的惡兆。
  2. 為了香港勞工法例規定童工的年齡為十四歲,兒童在十二歲小學畢業後,有很多無力升學的變得無所事事,容易染上不良行為。教育當局於1963年宣佈小學改制,由六歲入學改為七歲,由修業六年改為五年,而增設兩年類似中學的課程,名為“特別中一”及“特別中二”。這個制度只在官立小學推行了兩年。其他小學都反對,同時受到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抨擊,結果在一片混亂的情況下,草草收場。可憐一向評價甚高的官立小學,經此一改革後,從此幾乎一蹶不振,直至1978年的自強運動才翻身! 由此可見,教育署所定的政策,如果未經深思熟慮便推行,必然行不通,苦了學生、教師和家長。近年來推行的“目標為本課程”和“母語教學”都有這種情形。

七十年代

  1. 這是影響以後小學教育更深遠的年代,政策的改變,利弊互見,也有建設性的指導,可惜推行不得其法,作用不大。
  2. 政府全力推行基本教育,於1971年實施免費小學教育,再於1978年擴展九年普及免費教育。本來這標誌香港教育踏入一個新紀元,培養新一代成為有相當教育程度的良好公民,可惜中學學位不足,從“小學會考”、“中學入學試”以至1978年改為“中學學位分配法”都形成一種「應試教育」,學生都接受填鴨式的學科訓練,應付考試,爭取中學學位,未能做到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全面發展。其中“中學學位分配法”甄別學生升讀中學的辦法,利用「學能測驗」判別小學畢業生為五等別,更是荒謬。學生要操練一些不知所謂的「猜謎」練習,考到的成績,卻不屬於自己的,這類型的選擇題更是導致語文程度低落的其中一個因素。
  3. 香港的學生由小至大都是學習既定的科目,沒有自由的選擇。這種方法在小學仍可通行,但變得「教條化」,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中學生的影響更大。雖然有少數優異中學畢業生,但亦有大量的不及格學生,其實隱藏著香港教育的危機。


八十年代

  1. 由於七十年代重量不重質教育政策的弊端浮現,教育署備受社會人士批評,開始注意教育質素的改善,先後發表了《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檢討》(1981)、《香港教育透視》(1983)、《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一號報告書》(1985)和《學校公民教育指引》等。
  2. 為了提高師資的語文教學能力,教育署於1982年設立語文教育學院,開辦複修課程,提供語文訓練及新教學理論及實踐方法。個人認為前者對小學教師幫助很大,後者卻適得其反,用「句式」學習中文,用「情境式」學習英文,並不適合本港小學生,也是語文低落其中一個因素。
  3. 教育署鼓勵小學推行的活動教學,因為教師對這種教學法認識不足,結果徒具形式而不能達到目標。因此,教育署於1983年開設小學教師進修課程,小學教育比以前的灌輸式略有改進。
  4. 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先後於1981年及1982年開辦兼讀校外學位課程,提供在職人士進修機會。小學增加了學位教師,對提高教師的學養和行政能力都有好處。

九十年代

  1. 這個年代初期是教育署多事之秋,很多改革都吃力不討好,弄得怨聲載道,例如“目標為本課程”、“母語教學”等等,後期則有積極力求改善教育素質的建議,迎接新世紀的來臨。
  2. 根據《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建議,1994年港督委任了一個臨時管理委員會,將四間教育學院及語文學院合併,升格而為一所享有自主權的“香港教育學院”。 個人認為,講師的學歷提高了,良師出高徒,肯定是一件好事。不過,對小學教學而言,很多講師卻未有這種教學經驗,這方面則要注意設法改善的。
  3. 因為香港回歸中國,政府於1995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承諾加強教授普通話課程,並改善教學素質。 這是大勢所趨,理所當然的措施。可憐香港的小學生,既要學三種語文,還要學比美、加較深的課程,難怪很多小學生不喜歡上學,而且很小就患上近視。
  4. 教育署最受批評的,就是在一片反對聲中,於1995年全力推行“目標為本課程”。這是理想與實踐的問題,每一種教育改革,必須要有相當條件和設施配合才會成功。當時講師、督學、校長、教師都未弄清楚是怎樣一回事,學校未有充分設備,家長未接受子女應有個別差異的教育觀念,根本連課程本身也沒有徹底改善、教育署操之過急,成效不大。
  5. 教育統籌委員會花了一年時間完成的《第七號報告書:優質學校教育》,於1997年發表,報告書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建議政府設立五十億元的「優質教育發展基金」,鼓勵學校、個別人士和社會各界提出創新的教育計劃和改革措施,並強調校本管理,加強學校的增值能力。 「重獎之下,必有勇夫」。各界關心教育的人士大量獻策,倘若政府能夠「擇善而固執之」,相信會有成績表現。不過,亦有「用之不得其所」的浪費情形,受到一些教育人士的批評。一年後,委員會主席楊耀忠先生表示許多改革,都朝向優質方向發展,認為「優質教育,初露曙光;具體成效有待努力。」這是正確的評語,只是對中學教育的目標比小學教育的較多而已。
  6. 同年教委會發表另一份《九年強迫教育檢討報告》,建議將「強迫教育」一詞改為「普及基礎教育」,繼續九年免費教育。並建議用「學習能力評估」代替「學能測驗」。 這也是一個改良的建議,因為直接和間接都會影響小學教育。回憶1997年我參加有關「九年免費強迫教育」的研究會,會中四間教育學院大部分講師反對這個政策,建議改為「十二年免費教育」,讓有能力和有興趣求學的學生,能夠免費完成中學,但不強迫沒有能力和興趣讀文法中學的學生繼續讀這些課程,而修讀其他實用課程,將來有一技旁身。可措當時教育署署長一力孤行,結果弄成今日的局面,基礎不穩、無心向學的學生留在初中做白日夢或搗亂,盡責的教師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收得點滴功效;不盡責的或心灰意冷的索性放棄,形成很多青少年問題。 同時,我參加過「小學會考」,教過小學生參加「升中試」,覺得雖然有壓力,但是付出努力所獲得的成果,是正常和合理的。所以我一直反對「學能測驗」,認為一來小學生做那些「學能測驗」的練習,是浪費精神和時間。二來測驗的結果並不屬於自己的,實屬荒謬!
  7. 這兩年,自從教育署署長羅范椒芬上任以來,教育改革的建議紛紛提出。羅太的「一幹六枝」全面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從最前線的教師著手,提高教育水準,並改善制度政策,做好配套。我認為這是有遠見的正確目標。其中小學教育更趨向英、美化,試圖依能力分組上課,認為這樣因材施教,可以「拔尖補底」。同時,學業未達到基本程度的學生,可在暑期補課,成績優異的可學習較深或跳升一級的教材。不過,主流學校未有這方面的經驗,教師擔心的,是資源及設備未能跟上;家長擔心的,是學生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等級,升中學時會產生配合銜接的問題。我認為還要教育家長,接受子女有不同的能力和興趣,應有不同的潛能發展,不宜強迫他們接受劃一科目和程度的學習,他們才可以像英、美小學生喜歡上學,強健和活潑。

下一年代小學教育的展望

  1. 教育統籌委員會成員之一戴希立先生曾在《信報》發表教育評論:認為「教育改革要看十六年」,說明「義務教育的應有經歷」和「教育改革要有前瞻」觀點。遠在加拿大關心香港教育的學者,則在《明報》(加西版)發表了很多文章,例如清元的「論香港教育之改革」和姚永安的「溫哥華——香港教育改革各走各路」等。教育署長羅范椒芬女士則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談到她對教育界的看法、嶄新的教育理念及構思,以及許多進行中的教育改革,其中引入很多先進國家的教育思想和政策。 由此可見,踏入2000年本港開始推行教育改革是必然的事,而且會有明確的目標和政策。
  2. 現在我只談談我對小學教育的展望。李遠哲先生說得對,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和澳門的教育政策,都是一種應試的「新科舉制度」。小學升中學,考試只著重學術性科目,校長和教師自然要訓練學生應付考試,爭取成績,把教育理想束之高閣。沒有教育學生德、智、體平均發展,培養學生「成人,成才」,只是訓練學生成為解決考試卷上問題的熟練技工。 因此,我認為本港不必效法澳門的「一條龍」直升原校,但可採用「大直路」分區直升中學,各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學生,然後才可以破除「名校」和「問題兒童學校」的標籤效應,才可以發揮「因材施教」、「拔尖補底」的教學,才可以發展五育平衡的理想,使小學生能夠有健康愉快的學校生活。
  3. 其次,教育署對小學行政和教學,必須不斷與校長、教師溝通,研究改善,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發施號令和督導。很多政策都需要仔細研究清楚,徵詢意見和衡量成效才可施行。督學不只負責視學、寫報告和舉辦研討會,還要示範教學,否則他們的評語往往教師當作耳邊風,認為理論多於實用。 同樣,教育學院的講師也要借調到小學一年半載,了解實際運作和教學情況,示範教學,他們節講解和經驗之談才可以令準教師獲益良多。 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獨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是引導學生自我學習的輔導者。而且要追上時代,懂得運用多媒體協助教學,最重要是明白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進行「因材施教」。同時使學生和家長明白,行行出狀元,例如名廚、名髮型師、明星、歌星、球星等都不一定是考試成績優異的人,最重要是做一個懂得自律和尊重別人的良好公民。 準教師在實習期間,應與原任教師磋商,研究教材和教學方法,而不應只由導師巡視評分。這樣,準教師、原任教師和導師都有共同目標和責任去改善教學。教育署署長羅范椒芬女士建議教育學院畢業生像醫科生般實習一年,由其他老師作出支援輔導,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4. 教育方針既以學生為中心,就必須採用相應的教學。每科的教材都可分為「入門、中心、強化」三個部分,讓不同興趣和能力的小學生都可以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表現。而且除了輔導學生自學,還要鼓勵學生相處學習,養成一種具包容性和合作性的群體精神,例如指導高年級學生多做設計,讓他們分配工作,各展所長,在完成一項設計中學習怎樣搜集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加強思考、分析能力和發揮創意,活學活用,而非單單只是強記老師灌輸的課本知識,應付考試。
  5. 最後,正如回顧小學教育時提及,教育署必須執行,要有教育文憑的才可以當教師,教師才有專業地位,發揮專業精神。儘快加建校舍,把半日制改為全日制,校長和教師才有時間輔助學生的品德和學業,學生才有歸屬感。教育署頒布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必須要有配套。教育署添置的資源,必須善於運用,例如每間小學都應有圖書館,低年級的要方便學生取閱,高年級的要方便借閱等,不應再有添置電腦無地容身,教師不識使用等情形存在。

結語

我們所談的香港小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只是綜合我們以往從事小學教育的經驗和近期的資料,提出個人的看法和建議,旨在拋磚引玉。一個以考試為學習目標的制度,自然會訓練出擅長於考試的學生。但問題卻是,這種方式真的最切合個人、社會和經濟的利益和需要嗎?

香港正視教育問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此其時也。不過,教育改革決非一蹴即就,需要先有一個藍圖,然後逐步按序推行。我們希望教育界人士,包括在座各位,都能夠參與為香港下一代教育的改革,獻出你們寶貴的意見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