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教育的必然
教育研究和多年實踐都證明了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母語教學比非母語教學更有利學生成長,這是教育界同行的共識,應該可以說是定論了。至今卻仍然要寫文章來討論,說明了這個問題可能單用討論難以解決,看來大概應將大量實例宣揚開去,須用大量雄辯的事實去說明。
本港在1978年始行九年普及強迫教育,第一批普及教育中學畢業生是1983年畢業的,現就籠統地以1978-1983年間為精英教育與普及教育的分水嶺。翻查資料可知:在精英教育年代只有少數精英才可以進入中學,僅有約六成青少年可以完成中學課程,當年只有約2%
的精英才可以擠進大學的窄門。這批百中挑二的「精英」整體來說是學習能力較強的。他們整體的適應能力(包括學習英語的能力)也較強。用英語去學習,問題不大是可以理解的。(其實有困難的學生都給淘汰掉了)。但將一個為篩選「精英」而設的政策放到今天的社會環境,其不智、不合用、不可用自不待言。在報上曾見到一位教育決策的公眾人物竟然說:「寧願要回到精英時代的教育。」(大意如此)
大概是一時不慎的意氣話而已。
適合普通學生的英語教學法
我們完全明白:英語不單是外語,而是國際語言。所以學好英語是適應國際化世界化的舉措之一。學好英語有利於與外國人溝通,有利於學習外國的先進知識。所以學好英語(或外語)是所有現代人士的基本要求,也是香港中學(不論中文中學或英文中學)的共同目標。近年關於「兩文三語」的倡議是正確的。
然而學好英語不一定在中小學時就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也是有定論的。香港不少中文中學的畢業生在本港或到外國升學就業,經過一段適應期後完全可以與外國人溝通、做生意,甚至談戀愛,用外語學習、寫論文、拿博士名銜、當教授的大有人在。其實,絕大部分英文中學生到外國去或升讀英語大學時都有相似的適應階段。我校的畢業生告訴師長、師弟妹的信息是:只要用心學習,適應期一般是三個月到半年左右。我相信這情況即使不是一個常數,也應佔一個大比數。
有些人到外國去了幾年回來時英語鮮有進步,用英文寫求職信也錯得不忍卒睹。據說就是整天泡在唐人街,平日看的全是香港電視片集的影帶,結交的是香港朋友;沒有融入人家的社會,又怎會學到人家的語言?這不是中文中學或是英文中學畢業生的問題,而是有心學還是無心學的問題。
在中文中學裏學好英文,無疑有困難。難道英文中學學生就沒有?請留意:七八十年代以來英中學生佔了近九成,是香港中學生的主流。也就是說,過去被評為英文水平差劣的中學生九成是英中學生。英中學生在會考時報考的英文科試卷乙的及格率一直徘徊在五成左右。可見英中生的英文成績不見得一定好。關鍵還是有心學還是無心學,有沒有好的方法學好才是最重要的。
應該持平一點說,中學畢業生英文水平被評為差劣是我們社會實施普及教育以來的說法。把今天全港最好的2%或5%的精英學生來比,不一定就遜於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精英學生。
畢竟社會在進步,社會對高語文水平學生的需求多了,所以近年整個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成效有很高的期望,甚至比過去更高,這是合理的。關鍵在我們要找出與以往不同的教學方法,適應一般能力的學生而非精英學生的教學方法,以及比過去更高效的英語教學方法。
怎樣在中小學裏可以學好英語,或怎樣才教好英語之類的問題,極其重要。我看今後英語教學的前線同工和專家應多點交流研究,將研究成果、實踐心得廣為傳播,澤披同行,造福學子,切合社會需求。
下一代的龍鳳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人之常情。據說家長為子女選報中學,有早在小學初期者,更有早在幼稚園者。
但到小六升中時不少家長的選擇其實已縮窄了不少。因為他們大致上都知道孩子的實力。不少家長都明白強求子女用英語學習是不切實際的。他們所以仍存一點希望、仍盼有一線生機,企望自己的孩子只是還未發揮潛力,更以為選擇英中可以促使孩子多接觸英文,這樣就有較佳的機會學好英文。
到了中三,不少家長都會更清楚孩子的學習實況。若在完成中三時問問家長:你希望孩子用中文學習,用中文考會考取得十四、五分,還是用英文學習,用英文考會考取得八、九分?我猜想家長們都會很現實地選擇前者。因為家長的選擇不再單單建基於早期的一些良好願望,而是要考慮更實際的後果而調校了自己的期望。
其實孩子們自己最清楚,用甚麼語言學習最合適、最稱心、最有效。讓孩子們在中三或以後有較堅實的知識基礎,有更豐富的學習經驗後才去抉擇不是更好嗎?孩子們在中三以後,英語水平也較中一時高了一些,心智較為成熟,適應克服困難的能力也高一些,這時才去按實際情況逐步轉換學習語文媒介,不是更符合孩子的需要嗎?
多元智能的學說早就論證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語文能力(包括外語能力);但卻無損在其他方面的學習和辦事分析能力。用母語教學,讓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打好一般的知識基礎;經歷一段多一點成功、多一點愉快學習經驗的學校生活;在完成中三時對前途仍有盼望,對自己仍有信心,對學習仍有興趣。
事實上,確有學生因學習媒介而傷害了其學校生活和自我形象,因而變得自暴自棄。不少當日盼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家長,在中三時只希冀孩子不要學壞,已於願足矣。
脫下枷鎖跳舞
如果用非母語(英語)教學時是「帶著枷鎖跳舞」,那改用母語教學之後,一定程度上是除下了枷鎖,可是我們還能跳著舊的舞步嗎?
確有一些友校的同工告訴我:轉用母語教學之後,茫然若失,頗有手足無措之感。因為昔日上課花了一半以上時間在翻譯課文,真正教學討論課程內容的時間本就不多;讓學生掌握課文趕上進度已算萬幸,哪裏談得上選用最佳教學方法?更遑論甚麼啟發高層次思維了。是以一旦不再以翻譯為本,便有點無所事事之感。所以用母語教學,不單是教學語言的轉換,更是整個教學範式的轉換(paradigm
shift)。實行母語教學對大多數學校的教學來說是一種解放,對有心教好學生的教師來說是一種解放,是一種機遇。
母語學習的優勢(可以學習得更快更多更深入)不是自動獲得的、不是必然的。在課程的設計該與過往用英語學習時有所不同。教學方法和取向也要因應改變方能收效。
就以我校為例,多年以來在初中裏都因應學生實況而發展校本課程。例如——
地理科的內容就不依足課程發展處的大綱,而自行於每學年中增加了額外的內容:增加了一些中國地理知識以增強學生對祖國的了解;增加大量新聞剪報教材,擴闊學生的視野;增加了經濟地理、都市地理和人口地理的內容以減輕中四、五地理課程太重的現象。
綜合科學科在中一、二,每年都額外增加了兩個主題,讓同學學得更多。
數學科的進度由於較快,每年在復活節假期後便會轉用下一個學期的課本了。到了中三後期就有較多時間和空間做一點「拔尖補底」的工夫和提供過渡轉用英文書本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