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黃福鑾教授(1915-1985年)是本社創始人之一,二十世紀50年
代始就聘於崇基學院,並任史地系系主任多年,於1972年從香港中 文大學榮休。 黃教授最早於1954
年已為本社編寫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廣為 通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今適逢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成立55 周年、《現代教育通訊》復刊25
周年兼滿100 期之紀念,特選其遺作與各界人士分享。該文在50 多年後讀來,仍覺論點獨到,對全球化環境下如何建設中華民族新文化頗有啟發性。我們切望和廣大讀者一道,就此課題繼續深入地探討下去。 |
這是我年來對大學一年級選修中國通史的青年朋友在授課前講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每年評閱入學試歷史試卷,總覺得試卷成績大不如前。當然,這原因是很複雜的,責任也是多方面應該負責的。我以為將有關問題,作概畧提出,使青年大學生知道這一個原因,和整個問題的輪廓,也是很重要的。
一 近代中國史觀念淡薄的諸因
中國自上古以迄近代,對於本國的歷史和文化,向來都極重視。卽以魏晉南北朝來說,那時雖然社會混亂、政治解體、思想空虛,然而對於本國的歷史和文化,並沒有完全蔑視,總還有相當保留。可是自明清之際,西方文化輸入,再經過幾次對外戰爭失敗以後,國人對於本國歷史和文化的態度,便發生了一個極大的轉變:以前是極端崇揚本國文化的,現在卻棄之如敝屐;以前以為中國文化是數千年來民族的精華,現在卻有的以為它是歷史的滓渣;以前以為它是人類達到理想社會的階梯,現在卻有的以為是進步的障碍物。我們要尋究這種逆轉的原因,不外下列幾點:
(一) 中國史本身的繁難
中國史本身的繁難又可以概括的分為下列三點:
甲、時間和空間
中國史比較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國家的時間特別長,空間也特別廣濶。這一點,又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
關於第一點:中國歷史的時間怎樣特別長呢?我們知道中國歷史,如果從傳說的民族始祖黃帝起到現在,已經有四千六百多年;從中國最古的書籍──竹書紀年的夏代起,有三千七百多年;從有完整的國家組織的周代起算,亦已超過三千年了。這樣長久的歷史,便不是現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比擬的。
關於第二點:中國歷史的空間怎樣特別廣濶?中國的疆域,雖然以前只限於黃河流域,可是周末卻已開闢到長江來,秦漢之際,擴展到珠江流域,這也是二千多年前的事了。二千多年來,中華民族活動在這廣大的地域上面,歐洲任何國家實在是不能和中國相比的。
由於我們民族有長遠的歷史,和廣大的地區,歷史可記載的,實在太多了。何況我國民族對於歷史特別重視,這樣以我國數千年的建國時間,和其他那些僅有千年或僅數百年歷史的時間比較,以幅員廣大的中國,和其他國土偏小的國家比較,那麼讀中國歷史和讀歐洲各國的歷史,兩者比較,其難易的分別正如讀數千頁複雜的書本和讀數百頁簡單的書本,自然是後者較為輕而易舉。這就是中國歷史本身繁難的原因之一。
乙、史料多
中國歷史本身的繁難,不但是時間長和空間廣濶,上面說過,我國人從來對於歷史特別重視,早已承認「過去一切的記載」都是歷史,章學誠說:「六經皆史」,「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龔自珍說:「史之外,無有文字焉。」試檢我國的古籍,僅有文學書籍數量可以和史籍比擬吧了,而且一切文學書籍也是史料的一部份。我們可以說「中國古代的書籍無一不是歷史材料」這句話,並不太過。
拿記載的歷史來說,中國早在黃帝時代已有史官了。倉頡 徂頌是中國最早的史官,自後世世相承,朝代進化,而史官隨而增加,不僅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分職,春秋之世,中央失權,列國紛紛設立史官,所以中國史籍,除竹書紀年和尚書為最早的史籍之外,東周列國,皆各有其本身的國史(歷國春秋),可惜因年代久遠,所存者僅孔子所著的魯春秋而已。到了漢初,乃有司馬遷的史記,其後又有班固的漢書;班固漢書為朝代史的代表,此後每朝代,皆有其史官與歷史。自司馬遷之史記起,以至張廷玉所編的明史止,稱為二十四史。其他私人著作則猶未列入,就此而論,可知國史之浩繁,實非世界任何國家所能比擬。
|
▲百衲本二十四史 |
我國不僅歷史和史料特別豐富,即單就編著歷史書籍的體裁而論,也非任何國家可能望其背項,舉例來說:
(一) 尚 書 ─ 歷史書籍的雛形(始祖)。 (二) 編年體
─ 以一年為記事的中心, 以孔子的魯春秋為代表。 (三) 傳記體 ─ 以人物為記事中心,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代表。
(四) 斷代體 ─ 以一朝代為記事中心,班固的漢書為代表。 (五)
典章體 ─ 以典章制度之變革為中心,以唐杜佑通典為代表。 (六) 紀事本末體 ─ 集各事物之起迄始末,一爐而冶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為代表。
(七) 其他 ─ 如鄭樵之通志,後世之方志、族譜、家譜、學案等,不勝枚舉。 以上所舉,是我國史書體裁的大畧。史書的體裁,旣如是繁多,那麼可資為史料的材料自然更是不少,比之其他各國簡繁不同,易難頓見。因為繁多,學者也就以為是太難了。
丙、缺乏整理 以我國有歷史記載的年代這樣長久,空間這樣的廣濶,和史料特別多,然而關於整理史籍的方法,未能和現代科學聯在一起。我這種說法,並不是說我們以往整理歷史的方法不妥善,而是說清代晚期以來,我們整理歷史的方法,未能和時代進步打成一片。中國以往對於史籍的整理,可以說是盡了當時的努力,然而近代人類社會變得太大了,對於歷史所着重的觀點材料和方法,實在應該配合時代的,譬如古史多半是注重於朝代帝王、英雄故事和政治的變遷,到現在,我們應該把歷史的重點放在經濟民生和民主思潮、社會文化各方面了。就以歷史學本身來說,劉知幾、章學誠以後,歷史學的方法可以說比較停滯了。科舉時代,學人讀的經史子集,全是原文,沒有整理,到了清末廢科舉、興學校,課程來了一個大改革。江楚書局出版一部歷代史畧,起自唐虞,下至明末,分篇分章,共為六卷。這是我國第一部歷史教科書。其後梁任公先生兼取西洋方法,寫下了一部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先生的中國歷史研究法,當然也是近代史學方法的一部良好書籍,不過,可惜梁先生卻沒有較多時間,更具體些整理,未免是一件憾事!清末以至現在,因為國家的不安定,整理國史,自然談不上很好的成績了。
|
|
▲晚年梁啟超及其著述《中國歷史研究法》 |
因為時間長,空間濶,史料多,再加上了缺乏整理,又是當着學科繁複的今日,所以一般人對於中國史的觀念就會淡薄起來了。
(二) 制度之不重視
除了中國史本身繁難的幾點原因以外,近代對於國史觀念淡薄的原因,還有的就是現代制度之不重視。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分幾方面來說:
甲、政府措施未善
自從晚清受列强壓迫,於是同治年間有所謂「同治新政」,繼之以「戊戌變法」。此後,政府以為强國强兵,必須講求「洋務」,先謀船堅炮利,而後及於其他。這自然也有幾分道理,可惜的旣未能船堅炮利,而本身固有的文化和固有的精神,先已遺棄。民國以來,一般人受革命的宣傳,以革命手段口號,只知破壞不知保存,中國固有的歷史與文化,不是委棄,就是侮蔑,而近年共產主義盛行以來,
視為封建殘餘,殊不知歐洲所注重之自然科學與中國之固有歷史文化,兩者不但不相違背,而且還須彼此互相為用,才能收相得益彰之效。在中國來說,如果只知注重本身歷史文化,而不重視自然科學,物質文明,固然是進步得太慢。若單重自然科學的物質文明,而忽畧本身的歷史文化,在個人來說,可以說僅有物質慾望,而沒有文化和精神的陶冶;在國家社會來說,不免養成物慾無窮,而易流於黷武圖霸。結果,整個世界所以不斷的發生戰爭,就是他們太重視本身的科學和物慾,而忽畧「人性」控制的結果。
然而近百年來,我國政府,因為受侮於列强,只知着重物質的求知,而忽畧於本身歷史文化的保存與發揚。在教育課程方面,對於歷史一科,視為等閒。因為制度如此,學者的風氣亦隨之轉變,這實在也是教育當局弄成近代學人對於本國歷史觀念淡薄的原因之一。
乙、學校的敷衍
我國政府旣然對於歷史文化一類的學科視為等閒,學校的措施當然隨而實施,實際上自從政府偏面特重自然科學以來,真正對於本國歷史文化還能相當注重的,除了幾所大學還有些學者在竭力研究與宣揚外,其他的一切學校,對於歷史一科還能兼重的,恐怕是鳳毛麟角了。大家所知道的,私立大學,則專設趨時的科系,歷史與文化這一類的課程,是不注重的;一般普通中學,但知注重中、英、數為主要科,其所聘請的教員,自然以中英數為主;有等學校,甚或連中英數都不注重,而專從事於如何聘請最廉價的教員,和如何可以增加收益,或者是憑社會關係,或視條子力量為取捨,而不問被聘教員所學是否可以担當某一學科。因之,歷史一科,僅為課程的裝飾品,某教員担任國文鐘點太多,則以歷史鐘點解其繁重,國文和本國史,其性質還可以說較為相近,甚或某教員担任英文或數學,因為鐘點未足,亦以歷史補其所不足,這種現象,比比皆是,試問教員本身尚不明瞭歷史的內容,而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程度嗎?
丙、教者和學者兩無興趣
前面說過,學校聘請教員,有的不問教員從前學的是甚麼?還記得多年前參加香港僑校教師會,我負責的是歷史組,有的說:「要使學生提高歷史科的興趣,應先使學生明白歷史的意義和歷史的功用。」座中有一位以極誠懇的態度說:「閣下所說的極為有理,可是歷史的意義和功用,連我本人都不明白,我有甚麼辦法使學生有興趣呢?因為我自己對歷史非常陌生,然而學校為了我的鐘點不足,安排了我担任歷史,我又不能不上課呀?」這一段話,實在值得重視,我相信許多學校都是如此;教員本身並不是想這樣,但為了職業,學校安排了,他又不能不担任。旣然學科由教非所學的人担任,又怎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呢?
教育制度對於歷史一科視為等閒,學校和教員對歷史一科也視同兒戲,隨便應付,學生因功課複雜,傾其全力注重中英數三科,而對於歷史一科,因為教者非其所任,而味同嚼蠟,好的學生還對着課本用功,壞的學生更會興波作浪,全無秩序可言了。因此近數十年來,歷史一科,但具虛名,實則等於具文吧了。
(三) 西方文化東來的影響
近代中國史觀念淡薄原因,還有第三點,就是西方文化東來引起的影響。自從明清之際,歐人挾着實用科學,到東方來,其初,國人是抱一種好奇心,有的以為他們僅有「形而下」的文化而已。可是到了屢次對外戰爭失敗,找尋其所以致勝的原因,才知道列强不特是物質遠勝我國,就是文物制度,也有他們致勝的道理,足資我國取法。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下列四點:
甲、近代歐洲政治的進步
近代歐洲列強,宰割天下,執全世界牛耳,其所以能達到這個地步,一般人以為政治的進步,是一個主要原因。歐洲政治的特色,卽為民主制度。人類政治的演進,由原始而部落,而進於君國,形成君主一人的專制,視國家為一己所私有,卽漢高祖謂「我之產業,孰與仲多」,德皇威廉二世所謂「朕卽國家」,中外相同。這是過去歷史的過程,各地皆沒有例外。時至今日,歐洲已由君主變為民主,雖或仍有君主存在,然亦視同傀儡,其政權則操於全國人的代表──國會的手上。因其政權操於國會,故一切行政皆決於公意。追尋歐洲人由君主專制轉到民主政治的原始,其表現最顯著的,莫如英國的大憲章,光榮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了。英國對於政權的轉移,其表現極為和平,不經流血,王室卽將其特權交與國會,是以英國今日,雖仍保全王室,但政權則操於人民,成為君主立憲。法國對於政權的爭取則反是,進行至為激烈,全國上下,一朝奮起,執其暴君,置於斷頭台,而後取回其政權,還之於民。英法兩國,由專制而至民主制度,雖然所用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歐洲民權運動的嚆矢,影響於民主政治甚大,成為今日全世界愛自由的人所爭取和效尤。
我國自滿族入主,受其專制慘酷,無以復加。清末革命志士,屢仆屢繼,雖卒將專制政權摧毁,代以民國,名義雖屬民國,實則仍是專制的另一面,數十年來,未改舊觀。這種原因,一般人以為並不是我國人之不能行民主,而是因為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數千年來為封建君主思想浸染至深,如果我國要躋身於近代民主政治的境域,必須將我國固有文化放棄,而後才有所成就。這是歐洲文化東來後,對於我國歷史觀念淡薄的一個原因。
|
|
▲武昌起義紀念章
武昌起義成功後,湖北軍政府頒 發了武昌起義紀念章(上圖)和光復紀念章(下圖)。 |
乙、近代歐洲經濟的轉變
十六世紀以來,世界所有較為落後的地區,幾無處不為歐洲人所佔領,幾無處不為歐洲人所殖民。考查歐洲人在十六世紀以後,所以如此,實由新航路的發見和新大陸的發見,有以致之。
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見的經過如何?為要明瞭這兩事,茲簡述其經過:
中古時代歐洲基督教曾與土耳其發生長期的大戰,歷史上叫做十字軍戰爭。這場戰爭綿延凡兩百年,歐亞之間的文化彼此頗有互相影響。其中有一事為一般人所忽畧的,就是歐洲貴族在這次長期遠征中,嘗試到東方的香料──薑、丁香、豆蔻、胡椒、肉桂等,已成習慣。十字軍之役,雖然結束,然而土耳其已崛起南亞,建立帝國,因宗教之不同,阻止歐洲人東來。
其次則為意大利人馬哥孛羅東遊數十年,歸國後,著有東方見聞錄一書,盛讚東方富饒,更引起歐人東來的想念。其時地球形圓之說已盛,歐洲人欲來東方的,於是紛紛另尋東航路。葡萄牙人對於另尋新航路尤為努力,荻亞子(Barthotomew
Diarz)於一四八六年由非洲西岸至南端的好望角(The Cape of Good Hope),一四九八年甘馬(Vasco de Gama)越好望角而至印度,於是歐洲人所夢想的新航路由是發見。
關於新大陸的發見,則為哥倫布,他和一個水手的女兒結婚,因此航海智識甚富,其時地圓之說已盛,因請於西班牙王,得其贊助,取道西行,凡七十餘日,抵達聖薩爾加多島。這是新大陸發見的開始,但當時還以為是東印度的一部份,其後,有意大利人亞美利哥,多次探險,始知其地並不是東印度,而是另一大洲,因以此洲名為亞美利加洲。葡人麥哲倫(Magellan)其後由美洲南端經太平洋而至菲律賓,其同行者再經印度返國,是為環繞地球的第一次。
自新航路與新大陸先後發見而後,歐洲人利用了由中國傳去的羅盤及火藥,製造巨輪和大炮,先後到處開墾、殖民,開發各地資源,吸取各地財富攜歸歐洲,才有歐洲今日的繁華。我國自海通以來,目擊歐洲人的物質繁榮,以為我國立國雖久,但對於工商業向不注重,民窮而財困,他們以為這是本身文化的關係,因為我國歷史文化素不重商,自不能致國家於富強;若欲致國家富強,必須效仿歐西,研討歐洲之歷史與文化,尋其所以能繁華富強之根本所在,因之對於本國歷史和文化,認為不足與歐洲爭衡,因此大可不必注重本國的歷史文化了。這又是近來中國文化不受注重的又一個原因。
丙、近代歐洲文化思想的發達
至於文化思想的問題,我國向以文化最早和文化最優美見稱,但自海通以後,這種觀念,已逐漸改變,產生自卑的感覺,甚而至於以為必須放棄我國固有文化而後始能生存,他們以為我國除周末時期諸子百家為學術最高峯外,以後就每況愈下了。他們以為自秦始皇焚書,加以漢武尊儒罷百家,學術思想,就全給帝王利用了,毫無生氣可言,再經漢末黨錮之禍,釀成魏晉學術的空虛,學者只有清談,因之印度佛教乘之而入中國。隋唐其後的佛教文化衰落,宋明理學盛行,可是始終未能使國運興隆,反而遼金夏相繼侵逼,終於造成元人滅宋、清人滅明的慘禍。比之於歐洲學術,它的發源時間較淺,雖曾受中世紀教皇之奴役壓廹,造成所謂「黑暗時代」,可是自從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和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歐洲人已從黑暗中解放為光明,恢復「人」性,不復受黑暗勢力所支配,形成歐洲近代的文明。以我國數千年來所最足稱優於異邦的文化,時至今日,竟不能抵禦歐洲的文化,反而處處落後,受人凌辱。我們看了這些現象,要是稍具愛國家民族的知識份子,有志青年,那有不想暫時拋棄固有文化,從事於研究西洋的學術文化?而希國運富強呢?因之歐洲的文化思想,在中國乃大行其道。這也是近代學子所以對中國歷史文化,觀念淡薄的原因。
丁、近代歐洲科學的進步
歐洲科學,在歐人東來的時候,卽和商品一同進入中國,那時我國人士,還沒有加以重視,到了歐洲新教舊教爭持,舊教欲在東方佈教,補償它在歐洲的損失,來中國的傳教士更多了。其時教士所挾以俱來的天文、地理、曆算、醫學等為主。可是我國朝野上下,初期信教的極少,迨後利瑪竇東來,才知道中國人之所以漠視他們的宗教的原因,是因為以往教士們未明瞭中國風俗習慣的緣故。當時的西洋教士,誤會中國人紀念祖先而祭祀祖先、敬祀孔子,實為祭祀偶像,和他們宗教上只准禮拜上帝、不准祀祭其他偶像的教義相衝突。利氏瞭解這種原因,又為利便廣佈教義起見,特准中國人除拜上帝外,仍准祀祭祖先、敬祀孔子,從此耶穌教在中國日趨發展了,加以當時明政府要借重歐洲人的火器,對付滿清,明思宗(崇禎)和他的皇后以至當時的朝臣,相繼入教,於是朝野上下,信仰耶穌教的漸多,其中尤以大臣徐光啓為最著名。徐氏還把許多西洋的書籍譯為中文,這是我國接受西洋科學的開始。
到了清代中葉以後,因為屢次對外失敗,當時的士大夫才清楚我國所以失敗,完全是科學不及歐洲人,而我國科學何以不發達,完全由於歷史文化不同於歐洲的形式,再看各國科學的發展大有一日千里之勢,無怪乎我國人為之瞠目結舌,於是以為要救中國,非徹底從歐洲科學的文化入手不可,我國固有的歷史文化,只可以當它是歷史的陳述,束之高閣吧了。因為它根本不能產生出歐洲式的科學文化,就根本不能立足於現代的世界之上,這也是近數十年來,國人對於中國歷史觀念淡薄的原因。
|
▲鴉片戰爭的海戰油畫
外國畫家描繪1841 年1 月的廣州海戰中,英 軍炮艦「復仇女神號」擊毀中國戰船的情景。畫中的中國海軍所使用 的傳統大帆船,與英國新式戰艦形成鮮明的對比。 |
綜觀上面所說,可見晚近我國人士對於本國歷史和文化觀念的淡薄,其原因極為複雜,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上說的原因是不是很正確?假令那些原因是不很正確,我們還要想出怎樣的方法來改良它?不應無條件的祇顧反對,不謀改善,因為一種文化,自有它存在的價值,自有它的需要和使命,所以才能留存於現在的。究竟我國歷史上所產生文化是怎樣的?對於世界有沒有存在的需要和價值呢?且待下面再來申述。
二 中國文化及其使命
上面所說的是近人對於中國文化的一種評價和對中國歷史觀念淡薄的原因。這裏,我要說到我國文化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在目前世界各種各式的文化中所佔的位置怎樣?對於未來負有甚麼使命?明瞭了這些,對於中國文化才會有新的評價,清楚了責任,那麼我們才能把以往那種淡薄的觀念糾正的。
我先要說的是世界究竟有那些文化?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佔有甚麼位置?然後再說到中國文化對世界負有甚麼使命。
(一)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
關於世界文化問題,因地理環境的不同,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文化。有的以為世界文化,分為許多不同的文化類型,有的卻主張世界只有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兩個類型。概畧來說:
1. 文化多類型說
梁潄溟先生在他所著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舉出世界文化有三種類型,一為大陸文化,一為平原文化,一為海洋文化。他這種主張,博得很多學者的贊同,我除了贊同之外,還酌加一些意見,茲分述於下:
甲、大陸農業文化
世界各種文化是由它的地理環境所形成。所謂大陸農業文化,可以印度為代表。古代文化的發生,多在河流兩岸,印度有恆河的灌注,故發生文化較早,又因印度地處熱帶,四面多高原,中央為盆地,氣候炎熱,而物產豐富,所以生活較易。生活較易,對自然界的反抗力較少,為了生活,他們不須要很艱苦去奮鬥,所以它的思想是後退的。大抵生活較易的地區,民族性必是好逸惡勞。(印度為世界古文化的先進國之一,然歷史上卻經極長時間為外力所統治者在此。)近代世界各地區,受外來民族統治殖民的,全是熱帶地區,這不僅是他們好逸惡勞,而是生活容易,他們沒有積極的思想產生之故,因此印度可以說是大陸文化的代表,它的文化和思想,是以佛教為代表的。
乙、平原農業文化
平原農業文化,以中國為代表,中國位處温帶,氣候温和。中國的地理環境,北方為大沙漠所屏障,西南則為世界最高的高原,東南則面臨海洋,在古代交通不很發達的時代,是沒有外族來侵畧的,地區平廣,又有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河流灌注,因為安定和氣候適宜於農業之故,自上古以來,早已產生優越的文化,地處温帶,氣候不熱不寒,最為調和,物產亦豐,生活安定,思想中和,享受自然,安份現實,文化思想則以孔子為代表。
|
▲ 渭水平原
這塊美麗的沃土,是千年古都長安的搖籃。 |
|
▲ 江南水鄉 |
丙、海洋商業文化
海洋商業文化,以歐洲為代表。歐洲多海灣,而氣候嚴寒,不甚適宜於農業,所以生活不易,居民常與天氣和海洋搏鬥,故能刻苦耐勞,富於創造性,其表現為積極的,進取的,征服自然的,其文化思想以基督教為代表。
以上三種文化的類型,若在文化發展的階段來說,印度所代表的是宗教的文化,中國所代表的是哲學的文化,歐洲所代表的是科學的文化。印度人的思想是消極的,歐洲人的思想是積極的,印度思想太重玄,歐洲思想太重物,太重玄或太重物的任何一端都有其缺點。中國思想旣非歐洲過份積極的精神,亦非印度的後退思想,而是調和適中,可以說是物質和精神的折衝,是人類思想的中和者。
丁、游牧文化
除了以上三類文化之外,還有一種游牧文化,這一類型的文化,是以高原或沙漠為代表,而不是限於任何一個地方。游牧文化的地理環境不適於農業商業,其生活是靠和自然搏鬥,飼養畜牲,生活刻苦,因為地域是高原和沙漠,沒有一定的居所,所以沒有產生偉大的文化可言。但因為他能刻苦,而性極強悍,所以古代史游牧民族的崛起是常有的事,但是他們沒有強靱的文化代表力量支持,因此轉瞬卽為其他民族代而興替。以蒙古人來說,雖然兼併歐亞兩洲,亦僅及一世紀就崩潰了。論他們的思想則近於印度的宗教文化,論他們民族本質則近歐洲的侵畧性質。我們知道,任何民族都靠高度文化來支持現階段的,所以現在游牧文化已是不能取勝的境地了,他們只可以稱雄以古代,卻不能爭衡於現在或將來。
以上所舉,我們可以作一個概括的結論,大抵農業社會(中國和印度)的文化,因為是自給的,安定的,發展本身內部的,(農業是發展內部而安定的,絕不會捨己之田,耘人之田。)因此不需要侵畧其他地區,故文化亦只限以本身的享受,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文化去作侵畧的武器;海洋的商業文化(歐洲文化)和游牧文化(上古游牧民如蒙古帝國等)則絕然不同,他們是不能自給的,須要向外發展,然後才能生存,所以對於一切事物,都從功利方面來做出發點,侵畧或征服他人,都在所不顧。
我們舉出了世界文化的幾個類型,從各方面看來,中國文化是農業的,和平的,共同存在的文化,這一點我們是毫無疑義了。
|
▲ 漢代耦犁畫像石
陝西省米脂縣出土。 |
|
▲ 耬犁模型 此模型據元代王禎《農書》和山西平陸縣漢墓壁畫製作。 |
2. 文化二類型說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以為世界文化並不是支離破碎的分為許多類型,就各種文化的本質的不同,大類可以分為兩種,卽東方文化(主要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和西方文化(主要以歐洲為代表),這種說法的支持者亦大有人在,其中以李守常(大釗)的見解較為具體。
李守常把東西兩種文化,從抽象中舉出下列各點,作為東西文化的區別。
東方文化 ─ 自然的,安息的,消極的,依賴的,苟安的,因襲的,保守的,直覺的,空想的,藝術的,精神的,靈的,受自然支配的。
西方文化 ─ 人為的,戰爭的,積極的,獨立的,突進的,創造的,進步的,理智的,體驗的,科學的,物質的,肉的,征服自然的。
這裏所謂西方文化,就是指歐洲文化;所謂東方文化,就是將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包括在內。
一般的來說,西方文化進步比較快,處處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東方文化進步來得慢,有些地方表現是消極的,有人把這些文化,稱東方的為靜的文化,西方為動的文化,就是根據這個道理。
東方文化是中國和印度為主流,這兩個國家,在世界文化中是最早的文化古國,地理環境在古代是安定的,地處温帶和熱帶,生活是易於解決的,以農立國是安份的,和平的,欣賞自然和享受自然的,不是侵畧別人,征服別人的。
西方的歐洲文化,在古代不是產生現代的列強,西方古代文化是巴比倫、埃及和腓尼基,這些國家,已成歷史的陳跡了。歐洲現代的文化,若果我們要溯其源流,則為由上述三個文化單位,到希臘,從希臘再到羅馬,從羅馬而後北歐的蠻族入侵。古老的西方文化,可以說從羅馬已經終結,蠻族入侵才把歐洲文化重建。
歐洲的地理環境,是嚴寒多海灣,造成他們的本質是刻苦和向外發展的,中世紀時再加上了蠻族入侵,加上了這新的野蠻的血統,所以西方文化更趨積極,進取好戰,征服自然的表現。
(二)中國文化的特質
上述的世界文化類型,不管是多類型說,或是兩類型說,中國文化所代表的一方面,是安定的,和平的,自然的,緩進的,優美的文化,這不但在我們的國度是一種很合適而優美的文化,在將來的世界,實在亦是不可或少的一種文化。在這裏,我要分析一下,我國的文化和西洋文化是否有優劣之分?是否我國的文化不適合於現在的世界?是否和世界其他各種文化不能彼此共同存在呢?
在前面我曾舉出近代青年人對於中國史觀念薄弱的原因,是由於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有其特殊的表現,而為一般人所想慕,所以有些人以為中國文化是不適合於現代了。即使將中國歷史文化棄之如敝屐,亦所不惜。難道中國文化真的已成歷史陳跡?而可以棄如敝屐或束之高閣了嗎?這裏試將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和科學作個簡單的概述,我們可以從這裏來確定我國文化價值和前途。
甲、中國的政治方式
近代政治是民主政治,如果不是民主政治,那麼就不配稱為現代的國家。有人以為民主政治是歐洲的產物。這些人以為歐洲爭民主的過程,有英國和平的方式,有法國激烈的方式,因此歐洲就很快達到現代的民主制度了,我國則始終仍保存封建制度,歷史上從沒有民主制度可言。
我對於這種說法,是不苟同的。中國現在不但不是封建制度,而且三千年前,已經具有民主的端倪了。試看,唐堯讓位於虞舜,虞舜讓位於夏禹,這不是民主制度的好榜樣嗎?商湯的滅夏桀,周武王的滅商紂不是民意嗎?周厲王暴虐,而為「國人」所逐,儘管有人懷疑「國人」是指當時的貴族而言,然而這已逐漸趨向於民主的方向了。春秋時代所謂建封君國,政權多操在公卿貴族的手上,而當時的政治哲學都以「天道遠,人道邇」來做標榜。孟子又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都是我國政治民主的表現。
自從春秋末期學術思想發達以來,又因為當時列國紛爭急需人才,戰國時代,平民執政的風氣經已大盛,已盡將貴族手中的政權取而代之了。統一周末諸侯的秦國,政權最開放,它的官吏除極少極少的貴族外,幾乎都是東方的游士。歷史上稱始皇為專制的暴君,但他的政權卻多半操在平民李斯、趙高他們的手上。
秦國的政治,貴族卻沒有地位。由於戰國以來的政權開放,平民執政,才有歷史上空前的漢劉平民政府,到了漢武帝,以布衣公孫宏為相,又設五經博士和博士弟子員,博士弟子能通一經以上的,就可充任中央官或地方官,再加上以後的徵辟制和察舉制,這樣,年年由各地選出優秀的青年代表地方,參加政府。這種辦法,雖然和歐洲近代的民選代議制的選舉方式,似有所不同,其實則沒有多大差別,因為以我中國的地廣人眾,而當時交通不便,斷不能和歐洲那些國小民寡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直接選舉的一起來說。
其後接着這種入仕的方式,是唐代的科舉制度,是定期考取各地方的優秀青年,充任中央或地方官吏,以管理全國的行政。這種制度,一直延到清代末年。所以我們可以說,自周室封建制度衰落以後,中國政治已不斷的推行民主,並不是如一般人的短見曲解,以為中國絕無民主的表現。
還有一層要說的,就是中國歷代的政治,雖以天子為一國的元首,可是一切施政,卻完全由宰相負責,宰相的地位,等於君主立憲的首相(如英國),和民主的內閣總理(如法國),國內施政大計,完全是首相或內閣總理負其責。歐洲的首相或內閣總理,多由民選,中國的丞相,由天子在羣臣中挑選最具資望的來充任,(所有的官吏,乃全國按年選出來的優秀青年,具有更優良的成績才到中央任職)這種方式,雖和近代歐洲民主制似有不同,而其內容實則無所不同的,那我們怎能說中國沒有民主和中國的制度是不良的呢?
乙、中國經濟的方面
在上面談到中國文化類型的時候,我曾舉出中國的地理環境是農業國家,農業國家不是注重對外謀取財富,而是致力於自給自足為可貴的,試從我國歷代來看,雖曾多次征服鄰邦,可是始終以仗義相助,絲毫沒有侵畧的表現,歷代對藩邦只有義務,而絕不取其利,和歐洲列強絕不相同。卽以對海外僑民而論,歷代僑民,在海外不知受了多少當地政府的壓迫,我國政府卻始終採取善鄰政策,從沒有因為僑民問題,和外國發生衝突。再進一步說,並不是我們的國家民族對於商工業完全遺棄,不過是說我國重農比較重工商多些,這也是我國因重和平而不重功利的緣故。
本來中國對於工商業,很早就注重了。西周封建之初,太公的兒子丁公封於齊,首先是注重工商業,就是因為這一點原因,所以齊在封國中,有其特殊地位。春秋初,齊相管仲,興漁鹽之利,遂首霸諸侯,這不是中國對於工商業重視的好例嗎?其後孔子的學生子貢,楚大夫伍子胥都是經營商業有數的人物,他們尚且不惜以士大夫官吏的身份來經營,這裏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對於工商業是如何重視了。戰國之世,封建制度崩潰,工商業更為發達。秦末漢初,有些人看準了工商業的重要,更收納亡命,集合奴隸和賓客,致力於工商事業。到了漢武帝,才覺得商業過度的發展,適足以造成少數人擁有財富。若果財富集中於少數人,則社會必因貧富懸殊,土地勢必集中,殊非社會之福,是以政府乃加以統制,於是提倡重農賤商,對商人多所限制,來降低商人在社會的地位。當時政府又覺得,能使社會財富平均,又從而提倡優美的文化生活,使社會向着和諧的路上走,所以才有西漢時代的「遺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的諺語,因為當時的執政者,以為不論文化或財富都應有平允的發展,這實在是中國古代一種良好的制度,我們不能根據一些曲解和目前的逆轉,就以為中國根本沒有商業文化。
歷代政府重農輕商是事實,但也決不致於像後世所推測那麼過甚其詞,其實中國歷代工商業還是相當發展的,譬如工業,陶、瓷、漆、絲、茶、布、帛都相當大宗,作為古代對外的商品。至於商業,唐宋以後,全國財政大都靠商稅來維持,單就唐末黃巢據廣州,要求政府任命為嶺南節度使,政府當時以為廣州為全國稅收的命脈,一旦落於黃巢之手,影響太大,不允所請,黃巢因此屠廣州。據九世紀阿拉伯人哈山(Abu
Zeidal Hasan)所著「中國印度見聞錄」稱公元八七七年(回曆二六四年)黃巢陷廣州時,殺回教、耶教及猶太、波斯人等十二萬眾,其時,外國人居廣州的是否有此數字,似屬疑問,但當時長安,外族留居的亦數萬,商業亦極發達,可以從這裏看到晚唐中國對外的貿易是如何發達了。宋元以降,對外商港,如泉州、揚州、明州,更趨發達,不過我國政策習慣上是重農輕商,重利從商的人,向為士人所不取,因此工商業資料的記載較少吧了!但我們不能根據這些,就說中國沒有工商業可言。
|
▲ 古海港泉州今貌 泉州為古代重要商港,元朝時被盛稱為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 |
丙、中國的學術思想
一般人以為中國的學術思想,只有春秋戰國時代才是發達,才算解放,自秦始皇焚書,漢武罷百家以後,二千餘年以來,中國的學術思想,為封建的君主專制所箝制所利用,沒有自由可言,比之歐洲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不啻天壤之別。這種說法,是未明白中國文化環境和歐洲文化環境的區別所致。
中國歷代君主,雖然對於思想各有愛好,但絕不會像歐洲的教皇那樣專制,絕對禁止其他思想存在的。中國的帝王不管其好愛如何,仍許民間各愛其所好的思想存在的。所謂思想問題,只有宗教才是絕對的排斥異己。宗教是有其迷信的儀式和教義,中國立國數千年,因為民族性和地理環境,始終沒有形成一種宗教,(因為中國的社會安定,文教發達,本來就是宗教家說的「天堂」那樣了,所以不需要宗教,因此也不會產生宗教)。換句話說,中國始終沒有極端的思想支配的。旣然沒有極端的思想支配着,那麼思想自然是許可自由,思想旣然許可自由,那麼又何有思想改革(如歐洲的宗教改革)之有?
東方是東方,東方人自有東方人的好愛和態度。中國在歷史上雖然有多次蠻族入侵,但他們都是東方人,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是較為愛好和平而非極端的破壞者。古代中國以外的其他民族,他的文化比中國低得多,他們初到中國,雖有所破壞,但稍待時日,他們就感覺到文化的需要和中國文化的優美,無條件的接受中國文化,而為中國文化所同化了。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代表侵略文化的,對中國文化有相當破壞,但不及百年,卒為漢人所逐,絕非如歐洲蠻族入侵,歐洲古代文化盡遭摧毁可比。
歐洲因有教皇的壓迫,故宗教必須加以「改革」,歐洲因有強悍的蠻族入侵,文化受盡摧殘,故必須加以「復興」,我國旣沒有宗教,更沒有宗教的荼毒,何改革之可言?旣沒有萬刧不復的文化摧殘,何須有「文藝復興」的這回事呢?譬如一個人,根本沒有不良的行為,何必一定要「改過」,根本沒有病,又何須「復元」呢?
我們承認中國歷史上,曾兩次受到外面文化侵入,而且影響相當大。第一次是漢末黨錮之禍以後,曹操因為本身是站在宦官的立場,對社會的骨幹──士人加以無情的打擊,司馬氏父子也是專以摧殘士族為志,使中國的元氣大傷。這樣就弄出了五胡亂華,社會經這長期的損害,於是接受了印度佛教文化,影響於隋唐佛教盛行,支配了中國若干百年的思想。第二次是元人西征,帶去了火藥和指南針,和因馬哥孛羅寫了一部遊記,影響於歐洲的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歐洲的文化,跟着傳到中國來。假使漢末兩晉時代印度佛教不東來,相信我國文化必另有一種適合於中國的新文化出現,但佛教文化旣來,卒至到了宋代才產生「理學」來替代了佛教文化。同樣道理,近三百年來的歐洲文化雖已傳入中國,而現代的交通,已使世界的地區縮小,現代世界列強注重物質,我國物質文化較為落後,似乎中國在這個大潮流之下,無法保持固有的傳統文化了,然而中國有幾千年來的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稍經時日,必能克服困難,適應世界環境的。同時我在前面說過,中國文化是代表和平的一面,我們不管目前中國文化的命運如何,將來世界必定需要中國文化,這是無可置疑的。
一個國家等於一個人,不管他如何的接受外面的賜與或影響,儘管如何的將其個人的外貌和物質如何的變換,但對於他本身的氣質和傳統,是不能變的。對於中國的學術文化,也應作這樣的看法。我們必不能將歐洲的學術思想完全改變我們的一切,最低限度,過去和目前都如此。且不必以中國如許長久的歷史文化的民族來說,世界各落後地區的民族,在他們的歷史,也是受到不少奴役、支配的經歷,可是現在,他們先後都要起來,要求恢復他們本來的面目。這些民族都已如此,何況中國是這深長歷史文化和廣大的民族呢?
|
▲ 洛陽白馬寺
此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相傳創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因使者以白馬負經從西域返回洛陽而得名。 |
丁、中國的科學文化
中國沒有科學的文化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態度好像上面所說的政治、經濟、學術思想的意見一樣,就是說:中國有中國的地理環境和民族質素所產生的科學文化,和歐洲的有所不同。
中國的科學文化,自中華民族始祖黃帝,所發明的種種器皿,這裏暫且不說,自從周室封建制度崩潰以來,卽有急速的進展。中國古代科學的書籍,可以考工記為代表,考工記乃戰國齊人所著,所載分三十種,舉凡各種工藝科學,記載甚詳,如攻木、攻金、攻皮、設色、刮磨……等都極詳細,即化學和合金,亦有論列。這在古代不能不算是部奇書。其他諸子書籍,亦各有載列,如韓非子稱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墨子載公輸子削竹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東漢的神醫華佗,漢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南齊的祖沖之發明千里船和圓周率,馬鈞的改良機械等,可見我國的科學文化並不是沒有,而是很早已經發達,不過我國向來不大注重物質,科學非當時社會所重,是以不致力於發展,因而漸次失傳。這雖然是憾事,但這不能說我國沒有科學文化。
中國科學文化,不但早已成熟,而且近代歐洲所以控制全球,致力於殖民的,實在是拜中國科學文化的賜助。這句話怎樣說呢?人人都知道指南針、火藥、造紙和印刷術是中國人發明的,但中國人不是從功利方面着想,卻拿那些來做興緻的玩意兒,作生活享受的點綴品,火藥拿來製爆竹,指南針拿來看風水,講五行相生相尅的道理。歐洲人卻拿來製火器大砲和從事航海事業,作為幹殖民事業最犀利的武器。他們不管對任何事物,完全站在功利主義的觀點上去利用,造紙和印刷術則因我國對於文字和文化方面特別講求,所以歷代都有進步,這是誰都曉得的。
|
▲ 元代銅炮 蒙古人在侵宋時學會了製造火藥武器的技術,在其西征時,阿拉伯又逐步掌握了火炮的製作技術,及後更傳入歐洲,大大改變了歐洲人的作戰方式。 |
|
▲ 中國的羅盤在13 世紀左右傳入歐洲,促使歐洲沿海國家的航海事業日漸發達,對歐洲的航海事業起了巨大作用。圖為後來經過改良的羅盤。 |
所以並不是我國科學文化不及歐洲,而是我國人對於文化的看法和利用的方面與歐洲人有很大的差別吧了。假如因為現代的需要,我國能將以往的態度改變,和歐洲人的功利主義去看齊,(功利主義對不對,是另一問題,取與不採取又是一個問題),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科學文化,未必不可以和歐洲人並駕齊驅,這是我們敢相信的。
綜觀以上所說,可以知道,中國的政治、經濟、學術思想和科學文化,並不是衰退,並不是不及人,實際上是由於地理環境、民族特性、歷代政策所影響。我們自有我們的原因和文化的途徑,他們有他們的原因和他們的文化途徑。我們不能拿今天一時的現象,就來對中國文化作一種錯誤而刻薄的清算,這是極為危險的。
(三)中國文化的使命 ── 調和世界文化,使人類在和平中求進步
我已說過,我國文化的特質,和歐洲或其他地區的文化有所不同,他們的文化有他們的一面,我們的文化有我們的一面,那麼我們的文化在現階段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和有甚麼用處呢?這裏我可以作概畧的說明。
在前面談到世界文化分為兩類型裏,曾經指出歐洲文化代表動的、戰爭的文化的一面,東方的文化尤其是我國文化代表靜的、和平的文化的一面(印度代表後退思想的文化),在這裏我們試把這兩種文化在歷史上的歷程來觀察,是否可以看得出,和證明這些文化是否為戰爭的或和平的呢?
我們首先看歐洲的歷史發展過程如何,歐洲的古代文化,如腓尼基、埃及、希臘,因為古代活動的範圍還少,他們還沒有很大的衝突,但發展到了羅馬時代,那就不同了。羅馬帝國以武力征服鄰邦而著名。它的文化,除了希臘文化發生相當關係之外,其他的都被消滅,關係太薄弱了,到了蠻族入侵,根本又把羅馬文化全部摧殘了。
北歐民族,久處於惡劣環境之下,習性強悍,競爭劇烈,可於其入侵初期見之。歐洲文化不特是後一個朝代將前一朝代完全鯨吞消滅,歐洲北部的蠻族,南下建國後,它的表現,尤為明顯。自從新航路和新大陸發現以後,更不斷的向外殖民,冀圖征服全世界。在歐洲那一個圈子,他們與他們之間,幾乎時刻都在衝突,在歐洲以外他們的殖民地,也是無時不刻都在傾軋,爭取謀奪的。
在中國,是得其反,中國民族因為文化(和平的)的影響,始終並未對外侵畧。春秋以前的戰爭且不必說,那是內部文化的融和,秦始皇逐匈奴是保衛性質,長城的建築是守而不是侵畧別人。兩漢對西域,史書載明是斷匈奴與西域交通,為防範匈奴獲得西域諸國的援助,作南侵我國的企圖。明朝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名為視察情形,而主要目的是探查惠帝的下落,以當時鄭和的軍力,難道不可以把南洋各地一一佔領下來嗎?不過,他不會那麼幹的,根本中國歷代以國民旣經出國,卽屬外國範圍,絕不利用海外僑民,替本國政府作侵畧他國的工具。因此中國歷代政府並未對外用兵,有之,僅為元朝西征歐洲和清代的擴展。我在前面說過,蒙古族和滿族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是代表侵畧性文化的,那不能算是中國文化本質的舉動。試看,元清兩朝,他們接受中國文化稍久,並完全取消他們前此的侵畧他人的行為了。
|
▲ 鄭和寶船模型 |
相反的,中國民族不但不侵畧其他民族,反而對他們加以莫大的協助,試看東漢後期南匈奴的入居,是中國政府鑒於他們的處境艱辛,而歡迎他們進來的。其他諸族鑒於中國的寬大和友愛,就陸續要求入居了,政府一一都答允他們,以至引起西晉末年五胡的紛亂,但中國並不因其遺禍而拒絕他們,疏遠他們。唐宋以來,中國始終以友情互相合作的態度來對待鄰邦,以「親仁善鄰」的態度來對待外族。我們再看東亞諸國的漢化,完全是中國民族偉大的感召和協助所引起的結果。
還有一件事情,也值我們說及的,我國歷代政府對於外族,不特不因我強彼弱而加以壓力,反加以種種道義上的援助,南洋日本諸國,慕中國的聲譽相繼來朝貢,史不絕書,然而此種情形,假如在別的國家,將必以為有機可乘,盡剝削壓迫之能事了,但在中國卻時加以禮遇優撫,他們因為對中國的朝貢,不特無所損,而且有益甚大,許多國家把數年一朝貢的,改為一年數貢,這種事實,比較現代列強對殖民地的態度,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不可以道里計了。「動」的文化,太看重物質,太重視目前和未來環境的追求。為了目前和未來的追求,也不惜盡其力量,不顧一切去創造新世界,這樣將必由進取而進為侵畧,又再進必為戰爭,這是必然的結果。中國的文化是和平的文化,所要求的是彼此能共同存在,卽使犧牲小我,寧願自己損失,希望能換取和平,達到共存的目的。
因此,假如世界的文化,只有歐洲的進取的戰爭的文化存在,而沒有中國的和平文化存在,那麼舉世的民族或國家,將必趨於愈鬥愈烈的境地,而至於世界人類毀滅為止。試看近百年來尤其是五十年以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不到二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繼續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無時不在醞釀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可以說,假如好戰的文化一天居世界領導的地位,則世界第四第五⋯⋯等次大戰必相繼演出,以至於人類毁滅為止。我們如果要想世界和平相處,那非要保存和提倡中國文化不可。
有人或許以為中國文化雖然是和平文化,可是卻不會有進步的,如果中國文化盛行,世界將會永遠沒有進步,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我們要知道中國文化不僅是代表和平,而且是代表進步,不單是一種中國文化,而且還包括世界各種文化在內?
我前面說過,世界最主要的文化有三種型,一為印度文化,一為中國文化,一為歐洲文化。舉世的人都承認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表,這是無可置疑的,同時大家也承認孔子、老子、墨子是代表中國三種最主要的思想。我們如果稍為留意老子的思想,他的「無為」「反尚智」「虛無」「國小寡民」不是和印度靜的、後退的、佛教思想有很大的相同嗎?墨子那種「積極的」「實行的」「刻苦的」「科學的」的思想不是和歐洲文化很相同嗎?換句話說,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縮影,中國文化實在包括了世界各部份的文化。假如實行或提倡中國文化,那麼世界的進取與和平是極其和諧,更為着重於和平、共存吧了,並不是不會進步的。所以我們對於中國文化看法,不但不會消滅,而且它未來的責任和使命是極為重要的。
(本文由中國書局刊印於1957年,所有圖表均為本刊編輯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