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89期 前期教訊:
第89期《現代教育通訊》
專訪英華書院李志華校長
談新高中學制
「新高中學制會令學生學習更愉快!因為除學科外,新學制可使學生跳出課室、跳出學校,進一步擴闊學習領域!」
李志華校長
 
英華書院李志華校長接受本刊訪問

  經過多年籌備、策劃、諮詢等工作,新高中課程即將在2009年9月實施。相信絕大部分學校已作好準備,迎接這一重大轉變的來臨。本刋承蒙英華書院李志華校長接受訪問,分享該校在這過程中一些點滴。誠如李校長在訪問中所說,「在籌劃迎接新高中的來臨,英華所做的一切與其他學校所做的基本上是一樣,希望透過訪問與同工分享!」

中文科的準備情况

  訪問當天本刋採訪組在預定時間到達學校時,剛巧中文科科主任吳老師空課,可以加入一起討論,讓我們得以了解該校中文科的準備情况。即將實施的新高中中文科課程包括必修及選修兩個部分,學生除必修部分外亦需要修讀三至四個選修單元。吳老師透露,在選擇選修單元時主要取决於學生興趣及老師的專長。學生興趣高則學習更易見成效。目前已初步選定三個選修單元,至於何時開始教授選修部分尚未確實定案,或會在中四下學期甚至暑假時間開始。

  在教學方面,吳老師強調將會以教科書為基本教材,加以適當剪裁,配合不同的教學需要。吳老師認為鞏固學生語文根基是語文教學重要的一環,而她比較喜歡教授古文,深信學生透過學習古文對鞏固語文根基有明顯的幫助。此外,對出版社提供的其他配套,例如網上教學支援、工作坊等,她認同對教學是有幫助的。在傾談間上課鐘響起,吳老師便匆匆趕往教室開始課堂講授。

新學制 文中有理 理中有文

  接教下來,李校長親自談及對新高中課程的看法。他認為新學制不單是課程理念,其中也包含學習經歷的理念。除學科外,新學制可使學生跳出課室、跳出學校學習。所以他對新課程中「其他學習經歷」看得較重,在制定學校實施新高中方案時,校方對安排校外活動學習相當重視。新高中課程除了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四個核心必修科,學生可以視乎興趣選擇文科或理科科目作為選修,真正做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教學理念。他認為,這樣可以消除以往一刀切將文理科分流,及傳統上認為理科生較優秀的標籤效應。

多年策劃 反覆討論

  李校長表示,早在四至五年前已教手部署新高中方案的具體實施。從那時開始已不斷作意見調查,徵詢不同持分者意見,對象包括教師、家長及學生。從制定初稿、進行討論、修訂、反覆討論、多次修訂到最後定稿,其間經歷不少困難。例如將開辦甚麼科目、科目數量、校內資源的配合、人力資源調配、教師培訓、分班問題等,都要一一探討及處理。在此過程中,他深感欣慰的是教師們的努力付出、發揮專業精神,以及家長、學生的充分合作!

因應興趣 理性選擇

  李校長欣然透露,在處理學生交回的問卷時,發現他們很認真地提供資料。大家在選科問題上都經過細心思考,按自己的興趣理性地作出選擇:並沒有出現一面倒選擇理科科目,亦有不少學生表示考慮選文科科目為選修之一。這就真正做到如較早前所說的「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因應自己興趣作出選擇,達致愉快學習的理念!

準備就緒 迎接轉變

  雖然新高中學制尚未正式開展,但李校長深信校方已基本上準備就緒。在人力方面,經過多年籌劃早已加強教師培訓及作好調配計劃。學科方面亦已設計好藍本,教學時間表將會實行五天星期制,而不同科目組合以分班形式運作。不同班別有既定的選科核心,例如四個主修加一個既定選修,餘下選修由學生自行選擇,以方便教與學的實施。

貫徹傳統 英語授課

  近年教學語言在教育界及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意見紛紛。李校長明確表示英華將貫徹以英語授課的傳統。就此問題他帶出英華書院校名由來。該校是由英國來華的傳教士所創立,目標是培育華人子弟,故取名「英華」。在學習環境中,傳教士所用的語言當然是英語,而華人學生將中文帶入校園,可相互協調、發揮最大效益。

其他學習經歷 學生均衡發展

  在訪問快要結束時,李校長提及學校推行新課程時會適量地加入「其他學習經歷」時段,令全校老師及高中生可共同舉辦校內及課外活動,例如:體育、社會服務及「與工作有關的經驗」學習,令學生達致均衡發展。因為新高中學制的畢業生將會面對升學或就業的選擇,所以學校需要加入Vocational/Career building的課外活動。

擴闊學習領域 愉快學習

  最後李校長樂觀地強調新高中學制會令學生學習更愉快,因為:

1. 學習領域得以擴闊,令學生選科更靈活,消除過往簡單地將文理科分流;

2. 新學制不再局限於課堂學習;

3. 將高中課程正常化,全球大致上除了英國在中學仍然實施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及兩年預科學制外,很多國家都是推行三年初中加三年高中學制,三三四新學制可令香港中學與其他國家學制更順利地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