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102期 前期教訊:
第102期《現代教育通訊》
談香港粵語的又音、變讀、誤讀等問題
■馬顯慈博士 ■香港公開大學 教育及語文學院

  不少中國文字具有又音的特點,即是同一形體之文字有兩個或以上的讀音。如「間」的粵語讀音及普通話皆有平聲、去聲兩音,讀音不同,字義、詞義也有所不同,有其使用上的規律。粵語有不少又音現象,例如「相」可讀平聲,配詞為「相見」、「互相」、「不相上下」、「好言相向」。讀去聲之配詞有「相貌」、「丞相」、「相機而行」、「吉人天相」,其口頭變讀則作上聲,如「曬相」、「半身相」。以上是Soeŋ 音在聲調上的變化讀音。又如「重」讀平聲配詞為「重建」、「雙重」、「推倒重來」、「重整旗鼓」,讀上聲配詞有「重傷」、「粗重」、「重於泰山」、「舉足輕重」,讀去聲配詞有「重要」、「尊重」、「老成持重」、「鄭重其事」。三音韻部uŋ 相同,後者聲母為不送氣音dz。再如「畫」讀去聲配詞為「畫報」、「圖畫」、「畫棟雕梁」、「江山如畫」,讀入聲配詞有「描畫」、「畫蛇添足」、「畫虎畫皮難畫骨」,作動詞用讀入聲,收塞音 -k。口頭變讀則作上聲,如「畫家」、「水墨畫」、「詩情畫意」。
  讀書音與口語變讀相對,又稱文白異讀。粵語之現實例子甚多,其中以變作陰上聲調較為普遍。例如:「園」配詞讀作「樂園」、「濕地公園」,「黃」配詞讀作「青黃」、「雙黃蓮蓉」,「辦」配詞讀作「查辦」、「貨辦」,「份」配詞讀作「份數」、「身份」。前者為文讀,後者為白讀(上聲)。有些文白異讀與主要元音有關,如「病」,文讀為biŋ6,白讀為bɛŋ6;「命」文讀為miŋ6,白讀為mɛŋ6;「驚」文讀為giŋ1,白讀為gɛŋ1。有些白讀已成為大趨勢,即是讀書音已少為人注意,甚至消失。經配詞而讀音有變例子,如「醫院」、「電話」、「社會」等。「院」、「話」、「會」之變音,於現實口語交際已很難回復文讀。又如上文提及之「間」字讀音,讀「時間」、「時間表」、「時間廊」等詞,香港粵讀皆作陰去聲調gan3,為社會大眾慣常讀法。然而,唐敦煌曲子詞《望江南》之「恩愛一時間」,則保留讀平聲(此詞句末之「偏」、「攀」、「間」為韻腳,同讀平聲)。粵語謂「一時之間」則與「空間」、「民間」、「晚間」之名詞同讀陰平聲gan1。
  另一種又音現象見於傳統的書傳註文,此為古人以破讀(即變讀)去解釋字義之方法。破讀又稱讀破、改讀、破字,可分兩類理解。其一、指用本字改讀成古書中的假借字,古人用「某讀為某」、「某讀曰某」等方式交待。例如《漢書‧ 五行志》:「有馬生角於吳,角在耳前,上鄉。」唐人顏師古於「鄉」字下註釋:「鄉讀曰嚮。」 意思是指「鄉」是「嚮」的借字,音義皆作「嚮」。其二、改變某字原來讀音以表示意義或詞性的轉變,如《詩‧ 周南‧ 關雎》「君子好逑」之「好」字,東漢鄭玄注音為呼報反,以粵音對應而言,則讀成「愛好」之「好」。但西漢毛亨的注音為「如字」,即讀為「良好」之「好」。「好」一般讀作上聲,用作形容詞;讀作去聲則為動詞。詩中「君子好逑」一句解作「宜為君子之好匹」(案:即好匹配、佳偶),說見《毛詩正義》。 閱讀古典文獻必要注意古人的註釋,意義重大。不參考古人註文音義,會容易把字義及文意誤解。
  古代韻書是記載古音的重要文獻,要尋找文字又音當然可以借助韻書。《切韻》是採集諸位音韻專家意見而編訂的韻書,是反映漢語中古音系的重要典籍。但是,也不表示所收錄的又音已具備各類讀法(包括古音、方音、訓讀),其所訂之標準及依據,今天學術界仍有不同觀點。況且只是文獻上的語音描述,並不是真實的錄音。以今天保存最完整的宋人重修《廣韻》而言(案:此為《切韻》系書中最完整版本,約後《切韻》400 年而成書),其所收又音也不一定包羅古籍中註釋專家的訓讀,有些古注讀音不收,理據如何仍未清楚。其實,韻書所記讀音也不一定用今天的語音對應照讀就恰當,以此辨析今音的正誤未必準確可行,必須詳細研究,取捨辨析。例如:
1. 「將」字粵音常見有兩讀,一讀平聲,如「將來」、「扶將」。另一讀去聲,如「將領」、「大將」。此兩音《廣韻》有收,見【十陽‧ 即良切】、【四十一漾‧ 子亮切】。然而,「將」於古義有作「請、願」解,讀「鏘」。此說見《詩‧ 衞風‧ 氓》:「將子無怒」,古注:「將,七羊反」。這是「將」字第三種讀音,但是《廣韻》【十陽‧ 七羊切】下並沒有收錄「將」字。
2. 「有」字古書通作「又」,表示重複連續或作數字之間的連詞,如《詩‧ 邶風‧ 終風》:「不日有曀」,鄭箋:「有,又也」。《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韓非子‧ 五蠹》:「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諸葛亮《出師表》:「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老一輩學者多讀「又」音。《廣韻》只收錄「有」字一音,於稍後面世的丁度《集韻》則收「有」讀作「又」一音,見【四十九宥‧ 尤救切】下。
3. 「跳」字古代有借為「逃」(案:此不解作逃亡),《漢書‧ 高帝紀》:「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玉門。」如淳曰:「跳音逃,謂走也。《史記》作逃。」晉灼曰:「跳,獨出意也。」顏師古曰:「晉說是也,音徒彫反。」《列子‧ 湯問》:「跳往助之。」亦應解作「獨出」,讀逃音。 按上所述,如淳、顏師古兩家讀音並不相同,上述兩條引文讀「跳」之本音,就不合古人解釋。《廣韻》「跳」只收一音,不收古注之讀法。
  誤讀不屬於又音範疇。例子如「惆悵」之「悵」,誤讀者因「悵」字與「脹」、「帳」、「賬」等字形類近而誤讀。「悵」只有「唱」tsoeŋ 一音,老一輩中文教師不會讀錯,通行的標準字典也只有「唱」音。又如「歇後語」有誤讀為「(揭)後語」,即將喉音的hit 誤讀為舌根音kit,但「歇」字在口語中作單音詞使用,如謂「歇一歇」、「歇一陣」,一般並不誤讀。粵音誤讀日漸漫延,面對學生的語音問題,教師必要跟進處理。
  有些問題則與語言發展變化相關,即古今音變現象,如「解剖」之「剖」,現在已由雙脣音變讀成輕唇音(不少人讀「否」音),即是將「p」音強化送氣而讀成「f」音。其實,「剖」字之偏旁「咅」是聲符,與「刂」組成形聲字;以「咅」為聲符的字,「倍」、「培」、「陪」、「部」、「棓」、「掊」、「醅」、「」、「踣」等,仍舊保留雙脣發音。漢末出現之外來詞「菩薩」,「菩」字到今天仍保留「p」音,沒有變作輕脣音「f」。事實上,唇音變化現象古今中外皆有,今天「普洱」的「普」音,亦有送氣音的變讀(b→p)。音變問題是否需要訂正,教育局、學術界及教育界最好能一起研究討論。
  語音學習是中文科教學的重要部分,除非我們不用粵語授課。香港中學文憑試之「中國語文」科設有「說話」的考核部分,學生之粵音問題與成績評分息息相關,發音不準、誤讀詞字,必然有所影響。最近,課程發展議會新學制檢討提出建議,包括研究中文科重設文言文範文。考評局也表示範文能給予教師有切入點教導中文,而部分範文更會是考核部分。 重設範文正好喚起教學雙方對文言理解能力的重視,文言之詞字音義訓解也就必要多加注意。從事中國語文教育工作者,包括編撰中文教材的作者與編輯,也應認真注意粵語又音的問題,尤其是文言的字詞訓讀及其聲義關係。


本文所用注音之標號,基本上參考黃錫凌《粵音韻彙》(2005 年版)及《中華新字典》(2008 年版)。調號則以數字表示。
見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版,頁1470。
見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整理工作委員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26-27。
案:《切韻》由隋朝陸法言融合各家韻書,及採集當世音韻學者劉臻、蕭該、顏之推等人意見,於公元601 年編成。《廣韻》由宋人陳彭年、丘雍等奉詔集前代之《切韻》、《唐韻》修訂而成,書成於公元1008 年。《切韻》系書反映中古音系情況,上古音系則需要參考中古音及另類文獻研究。
同註3。見《毛詩正義》,頁269。
案:《廣韻》之後的《集韻‧ 十陽》於「千羊切」下有收「將」之又音。見宋‧ 丁度等編《集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頁123。
同註5。見《毛詩正義》,頁150。
同上。見《集韻》,頁611。
同註2,見《漢書》,頁42。
有關說法可參考楊伯俊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1 年版,頁160。
見http://www.hkcna.hk/content/2013/0418/188090.shtml。【香港新聞網】2013 年4 月18 日發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