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74期 前期教訊:
第74期《現代教育通訊》:談談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人文精神
談談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的人文精神
曹順祥
惠僑英文中學
學校發展主任

本文作者認為通識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儒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因此嘗試回應《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架構摘錄(初稿)》,談談目前通識教育科所引起的爭議。


曹順祥老師認為任何知識都是隨時而變,唯有核心的價值觀是永恆不變 

問題的提出:通識教育的爭議
自從《新高中課程核心及選修科目架構建議》諮詢初稿推出以來,學界就「通識教育」一詞已引起不少爭議,香港中文大學曾榮光教授曾撰文指出至少有 liberal studies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arts education 三種用語,茲引原文如下:

就香港教育體制內,我們已可以找到對「通識教育」一詞的三種不同語意的用法。第一個語意就是,現在進行諮詢的高中「通識教育」,其英語詞彙是liberal studies,這個用語大概是源自英國中學課程及英美大學教育中 liberal education 的理念。第二種「通識教育」的用法,是源自1990年代以前中大四年制學制中的「通識教育」,有關用語大致是源自美國大學中的 general education 課程,其主要含意,是相對於大學的專科及專業教育,而設的一種「通識」課程。在香港,第三種相關的用語,就是嶺南大學鼓吹的「博雅教育」,其英語詞彙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事實上,在近日有關必修通識議論中,以上三種用語 liberal studies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由此可見,在通識教育的爭議中,正名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教育統籌局副秘書長王啟思在《通識教育,新學制核心》一文指出:

「通識科主要是讓同學面對當前世界種種錯綜複雜的議題,運用從不同的傳統學科,例如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等所學會的知識概念、反省問題的取向、考慮不同的觀點視角和價值觀,然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作出判斷。」

「在這知識爆炸和瞬息萬變的時代,單是準確掌握固定不變的內容是不夠的。大學對入讀的新生,也不期望他們只有專門科目的知識。」

「新高中通識科建基於基礎教育的八個學習領域,以及課程改革所強調的四大關鍵項目,即專題研習、從閱讀中學習、資訊科技互動學習和德育及公民教育,所培養的學習經歷和共通能力。」

從以上可見,通識教育科的「主要」特點在於「面對當前世界種種錯綜複雜的議題」、「反省問題的取向、考慮不同的觀點視角和價值觀,然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作出判斷」。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則指出:「時事議題會變,但基礎知識不變」,「教學材料俯拾皆是,教授通識科,最重要是有心思和多留意時事」的論述是有道理的。如果再追問下去,「不變」的到底是甚麼?本文認為,基本上任何知識都是隨時而變的,唯有核心的價值觀是永恆不變的。《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架構摘錄(初稿)》有以下的話:

「它的獨有特色是拓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從不同層面認識當代重要的議題,培養學生成為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幫助學生成為具備批判性思考、反思能力和獨立思考的人。」﹝理念,第45頁。﹞

「通識教育科課程的設計過程,曾參考外國有關批判性思考、生命教育、價值教育和公民教育等跨學科課程,並充分考慮這些課程與本港環境的相關性。」﹝理念,第45頁。﹞

「通識教育科旨在幫助學生建立個人的價值觀,並且加以反思,使他們懂得作出抉擇和判斷,最終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課程的宗旨,第46頁。﹞

通識教育科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建立個人的價值觀,令學生最終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而本文認為要幫助學生建立個人的價值觀,必須建基於學生對儒家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掌握。儒學大師杜維明先生從四個方面來理解儒家人文精神:

個人與良心的整合;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人類和自然的和諧;人心和天道的相輔相成。1

杜先生說:儒家的傳統從曲阜到山東,到中原,再到東亞和東南亞變為世界普適價值,是從孔子以來的儒家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他認為,每一位為儒家文化的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思想家都掌握了四種資源:有強烈的主體意識;有強烈的社會關懷;有強烈的歷史和文化抱負;面向天道,有所超越,具有宇宙的胸懷。

通識教育科的三個學習範疇──「自我與個人成長」、「社會與文化」、「科學、科技與環境」,其核心部分是不是杜維明先生所理解的儒家人文精神?

以史為鑑,通識教育的成敗關鍵
1985年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通識講座的講題是《從通識說到美化人生》,講者蘇文擢教授在略談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時就指出,通識教育乃「有鑑於二十世紀以來,科學日新月異,學術技能愈分而愈專,慢慢成為兩大壁壘,一是科學的,一是人文的」。 2 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霍韜晦先生認為:「中文大學的通識課程並不成功,校方只能排列出許多概論性課程,規定不同院系的學生必須跨院修讀,以滿足其學分表上的要求,結果許多學生都是胡混過去。」3 而目前各界對於通識教育的爭議,出發點大抵都是為未來的教育設想,期望令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我們實在有需要仔細檢視通識教育科真正的內涵,以免重蹈歷史之覆轍。

機遇和挑戰:目前的通識教育
霍韜晦先生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教統局提倡通識,口口聲聲說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批判能力,卻不知道獨立思考與批判能力是與對內容的深入程度互為表裏的,離開對內容的深入而說批判,只是無的放矢。孔子已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不不學則怠。』哈佛的核心課程今天已經撤銷,在此之前它所提出的通才教育也宣告失敗……」4

通識教育作為一個繼中英數以後第四個核心必修科目,又能針對目前學生囫圇吞棗及常識偏狹之弊,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但與此同時,怎樣好好把握住這個優勢,從而真正培養學生成為「宏通博識」之士,則仍有待商討。

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5

人文精神是通識教育的根本
蘇文擢教授引用1921年港督金文泰在港大中文學會會刊上的一段話:「世常謂飽學之士必精通一切而無所不知,又必旁及各物而略有所知。予竊以為不然,須知今日而欲盡知一物,已戛戛乎其難,況復略知各物,談何容易,恐所謂知者,不過略涉藩籬,夫惟小知可以害大。」指出從接受通識教育者的立場言,通到甚麼程度才叫通?識到甚麼程度才叫識?蘇文擢教授的結論是:「我們積聚了許多外在知識之外,通過內心的融會貫通,成為一種獨立思考,從而向外產生是非判斷,由客觀的通識進而為主觀的識力。這兩個層面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秉義不回』,即是做人有原則、有正義感,不會隨波逐流,同流合污,對生活經得起考驗,對是非邪正拿得出眼光;一個是『隨事行藏』即是做人懂得出處進退,《論語》所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易經》所謂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8

霍韜晦先生同樣認為通識應該依據中國人文傳統中的「識見」或「器識」來了解。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亦即孟子所謂「先立乎其大者」。因為「人能夠把自己的人格從知識與技能的世界中獨立出來,才能發現自己生命的莊嚴……人所追求的不是支離破碎,或是五花八門的知識,而是識大體,分輕重,知自己的承擔,守自己的本分,這才能成為社會中的穩定力量。……總之這種教育是以生命的成長為主,因此屬於一種人文主義的教育。人文,就是以「文」來提升人,變化人的氣質。」

以上對於通識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討論都各有側重點,但其基本內涵仍是十分接近的。

餘論
展望未來,通識教育科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從「所見無非牛者」到「目無全牛」,以至於「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理由是把握了當中的「道」,是「進乎技矣」的表現。本文認為通識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儒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通識教育科的「道」之所在。限於學力及時間,本文的見解仍十分粗淺,所論亦未及一二,唯望拋磚引玉,引起專家學者關注討論!

﹝作者按:本文原為香港教育學院主辦「從綜合人文科到通識教育科」研討會上的講稿,文稿其後經過修改﹞

註解:
1 http://www.ygb.sdu.edu.cn/html/xssk/xszx/102607.html
2 3 霍韜晦:《通識,誰識?》載《法燈》。2005315日。
4 同上。
5 葉朗:人文精神的堅守與呼喚2001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7
6 張立文。文摘自2002年第2期《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2期。
7 《人文精神要承擔起社會責任》,200548日,099434,《人民日報》,稿源:國際在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