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68期 前期教訊:
資訊年代的閱讀:教授閱讀策略,豈只是語文老師的責任?
教授閱讀策略,豈只是語文老師的責任?
◎余似君老師
現代讀書會導師
現代教育研究社在本年七月二十九日舉辦了首次閱讀策略研討會後,得到各界很大的迴響,其後,我們持續舉辦各個閱讀策略研討會及工作坊,與老師共同分享與學習。作為這些研討會及工作坊的講者,我有幸獲邀到各學校與老師一起研習閱讀策略。儘管參與閱讀策略研討會和工作坊的老師,大多是負責語文科和圖書館課的,不過,仍有不少學校邀請本人到訪,與其他學科老師分享教授閱讀策略。

愛閱讀、好處多
香港很多校長和老師在教育方面都甚有遠見,他們認識到閱讀是學習各科知識的共通能力,閱讀時我們需要擁有良好的語文能力。學好語文,不但有助生活上與人溝通,更是學習的基本元素。同學有了基本的語文能力,再透過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便能更深入了解讀物,從閱讀得到的內容進一步刺激他們的思維,從而成為有良好語文能力的熟練讀者。

九項閱讀策略
本社總結出來的九項閱讀策略:Predicting(預測)、Accessing Prior Knowledge(既有知識和經驗運用)、Making Connections(聯想)、Questioning(提問)、Visualizing(圖像化)、Inferring(推理)、Determining Importance(找出主旨及重點)、Synthesizing(綜合)、Monitoring Comprehension(檢視理解),目標就是希望將這些年來關於閱讀的研究和經驗總結起來,並有條理地建構成理論,從而幫助語文老師指導同學更明白書本的內容、知識和投入閱讀的繽紛世界,同時,這些策略也是實用和有趣方法,讓同學更有效地學習其他科目的資料。

運用已有知識,深化知識內容
例如閱讀有關海洋生物的資料時,同學便可以運用他們在海洋這方面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幫助他們明白文中的資料。此外,老師也可以透過討論,讓同學分享其他人的知識、觀點和經驗,或為同學提供其他補充資料;高年級的同學更可以在閱讀前,就相關主題自行做資料搜集。

「提問」是另外一項適用於各科閱讀的策略。透過提問,同學便能從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逐層逐層理解所閱讀的資料。例如一篇關於自然界在四季中不同變化的文章,如果同學能不斷提問,如:「為甚麼秋天來臨時有些樹的葉子會變色呢?」、「為甚麼有些樹木會常綠?」這些問題不但可以刺激同學進行更深層的思考,亦令同學投入閱讀。而在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同學或需要運用「推理」這個策略,因為很多時在文章是找不到直接的答案,這時候,就需要由同學作出一些假設和判斷。

不論閱讀任何資料,如果內容能令我們聯想起與我們有關的經驗,文中所說的便變得真實,這便易於理解、記憶和運用。例如,生活上很多經驗都與數學和科學有關,如果我們能準確地估計我們所買東西的總額,我們便可以知道自己應付的總數。從書中看到「冷縮熱漲」的原理,也可以令我們聯想起很多生活上的經驗,例如媽媽會將一個緊塞的玻璃瓶的瓶蓋部分放進熱水,以便於開啟。

閱讀非故事的資料,我們時常都要運用「檢視理解」這個閱讀策略,因為同學一定要非常醒覺,他們是否明白他們所閱讀的資料。如果他們察覺有些不明白,便要找辦法解決,例如可以減慢閱讀的速度和重讀他們感到困難的地方。

推動閱讀豈只是語文老師的事
以上各例子,在在顯示了能掌握閱讀策略,不僅有助同學學習,更將閱讀與生活緊扣一起,讓同學不再視閱讀為畏途,反而從閱讀中認識生活種種。我盼望能繼續到各學校為老師舉辦閱讀策略工作坊,並希望不僅語文科老師,其他學科的老師都會認同教授閱讀策略的重要和對同學所產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