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67期 前期教訊:
檢討縮班縮校問題及學校應如何面對幼升小‧小升中——課程銜接意見:評會考中史科評估方法
評會考中史科評估方法
◎黃家樑老師
恩主教書院

今年四月,課程發展議會和考試及評核局公佈了會考中史科修訂課程第三次諮詢文件,以新課程的評核方法為重點,向教育界徵詢意見。新課程內容以「詳近略遠」為規劃方針,為中史科教學「釋放空間」;公開試題目則著重「思維分析能力」的測試,並引入「校本評估」,以貫徹「探究式」學習的宗旨。無庸置疑,上述的改革理念都是值得支持的,但是有關的細節和操作方式仍有不少問題,令不少關心國史教育的人士憂心忡忡,疑慮重重。

新考核的流弊
眾所周知,新課程在詳近略遠的精神下,大大增加了「近現代史」的比重,使教學題材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更緊密的聯繫,並加強莘莘學子對國情的了解,從而培養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和承擔感。然而,建議中的考核方法卻與上述的精神背道而馳,實在叫人大惑不解。根據諮詢文件三十三頁的內容顯示,日後的公開考試將會取消涵蓋整個「治亂史」課程的選擇題試卷,學生只須選答四條長問答題,其分配比例為甲部(上古至十九世紀中葉)六題選二題;乙部(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六題選二題。熟悉中史科教學的人士,相信不難洞悉上述安排的流弊,那就是在「考試主導」和「成績掛帥」的風氣下,教師和學生為了取得佳績,很可能只會集中精力應付「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的近代史,或「民初政局」至「改革開放」的現代史,因為他們自行「取捨」課程內容後,仍有絕對把握從乙部的六題中選答二題。

課程與考核自相矛盾
由此可見,課程設計當局認為學子必須多學近現代史,以致有「詳近略遠」的課程理念,但考試局卻「容許」師生放棄「近代史」或「現代史」,二者不相配合,未免有點自相矛盾。在過往的殖民地教育下,會考中史科分為甲、乙、丙三組,不少學校都選教甲、乙兩組,放棄內容由「清代」至「一九四九」的「丙組」,令本港的青年學生苦無機會獲得全面的中國歷史教育,對中國近現代史一知半解。及至一九九三年訂定現行高中課程時,當局才取消分組選修的安排,並加入現代史的課題,可說是撥亂反正的措施。但時至今日,香港正處於回歸祖國以後,國史教育也是有待加強之際,會考中史的考評改革竟有此疏漏,無疑是與社會發展和時代需求脫節。

校本評核與筆試的平衡
再就校本評核的問題而言,當局有意在會考中史科引入校本評核,旨在透過多元化的評估模式,讓學生發揮不同方面的才華,為探究性學習和進展式評估創造空間,這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校本評核的宗旨既然肯定「本科課程欲培養的能力中,有些難以通過傳統筆試加以評核」(見文件34頁),那麼建議中校本評核為何要包括「校本考試和測驗」呢?「筆試」成績重複地出現於校內試和公開考試之中,這怎算得上是「多元化」的評估呢?既然公開試已測試了考生「筆試」的能力,校本評估又為何要多此一舉,一考再考呢?

「一試定生死」性質絲毫未變
另一方面,根據考評局的指引,為了「使其水平的高低及分布的寬窄與筆試成績的水平和分布相符」(見文件第36頁),考生的校內成績將要根據公開試成績來調整,這無疑是變相要求校內評核成績與公開試的相對應。如是者,學生在校內評估時所作的努力,都可能會被會考的筆試成績調整掉,完全失卻了校內評估在該科總成績上應該有的意義。若學生是考評局所指「難以通過傳統筆試加以評核」的人,如一些不擅考試但善於做功課、習作、報告的考生,那麼他即使擁有如何超卓的多元能力,他的會考總成績也不會有多大的改變,公開試的「一試定生死」性質絲毫未變,這又談「多元化」和「持續性」評估呢?

教師、學生勞而少功
再者,學生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應付校本評核習作,但有關習作的分數卻只佔該科的百分之十五,兩者不成比例,難免予人勞而少功之感。另一方面,考評局要求教師填寫的「學生成績剖象表(校本評核)」看似簡單,但教師要為學生記錄大量的分數,再加以換算方能完成,加上填寫「學校施行校本評核情況報告」和抽取上中下三品樣本的工作,又怎不會叫前線教師負擔加重?至於報告數量的要求,筆者更不知第三十三頁表格所指的一份專題報告等如四篇評論題,或一份專題報告等如一份考察報告,是根據甚麼理論和準則去釐定。

記憶和背誦仍是取分基礎
最後,公開試試題的評論部分強調測試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立意頗佳,因為學生不能再單靠背誦與默寫課本資料直接取分,而要仔細審題目,再加以思考,才能作答。相對舊式的題目來說,學生不能再囫圇吞棗,只知背誦,這可算是一種進步,一個好的開始。然而,從試題樣本來看,既定的答案仍然存在,學生發揮的空間其實不大,加上學子仍要強行記憶大量資料,作為個人意見的「證據」,可見記憶和背誦仍是取分的基礎。況且,就樣本試題的內容看,大多新意不足,與舊課程的考題大同小異,而且模式千篇一律,缺少變化,相信不出數年,師生適應了這種「評論題」後,它「評論」的本質就會慢慢改變,甚至受到扭曲。因此,若不加入其他類型的考問方法,恐怕難以考核學子「鑑古知今」、「探究歷史」、「思維判斷」的能力,當然也無法體現新課程的教學宗旨。

總結
要言之,新課程評核方法的精神和宗旨都是值得支持的,但具體的內容仍有不少可以完善的地方,願課程和評核的設計者能集思廣益,採納眾議,攜手改善本港國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