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63期 前期教訊:
幼兒教育與數學教學分享:優質幼兒教育的實施──趙鈞鴻博士專訪
優質幼兒教育的實施──趙鈞鴻博士專訪
◎拜訪:趙鈞鴻博士

趙鈞鴻博士致力推動幼兒教育,協助不同的院校,訓練有愛心、耐心、熱心、關心、真心和恆心的幼師,引領學生進入健康學習的成長旅程。四十多年的努力,令她榮獲「傑出教育家年獎」,連嶺南大學陳坤耀校長也說:「如果每個幼兒都有一個像趙鈞鴻的老師,幫助發展博雅的氣質,那對他一生人的成長歷程必定有很大的幫助。」

我是一位教育的實踐者

趙鈞鴻博士覺得自己是個很平凡的教師,也是一位認真的教育實踐者。她認為幼兒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幼兒教育的新文化,要堅持給幼兒優質的教育,在幼兒成長路中,要建立孩子愛學習、會學習、會做人、會做事、會創新的基礎。從幼時開始,建立博雅的氣質,是帶領他們走上健康成長路的重要條件。

由教師設計教材,這對幼兒教學來說是一個新嘗試。設計時,老師需要有很強的教學理念在背後支持,並需要以「尊重幼兒成長和發展的規律」為考慮來設計課程。例如給幼兒好的故事、美妙的兒歌和漂亮的圖片等。如果教材中能夠用一位小主角當孩子的朋友,陪伴幼兒學習,便會事半功倍。例如書中的人物是一位有禮貌的小朋友,當他說:「請爸爸替我拿一本書」、「請媽媽講故事給我聽」,小朋友耳濡目染,自小便變得有禮貌。

每位教育家有不同的理論,教師與家長應該把這些理論融會貫通後才教育孩子。趙博士的教學理論是「啟發愛心、啟發思維、啟發潛能、啟發創造力,通過尊重幼兒發展的課程、通過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孩子建立愛學習的態度來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二、三十年後,後現代教育目標所需要的人材是甚麼呢?各專家均指出,未來的主人翁需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無限的創造力及優良的人際關係;以上三種能力的主導均建構於語文基礎上。

「走路沒有聲音的小貓」
趙博士堅持學生三歲不抄寫默書(教署於1999年發出通告給全港幼稚園,規定幼稚園的幼兒班三歲的小朋友不能寫字),但她教出來的孩子四歲愛上寫字,五歲會寫簡易的詞句,六歲會寫日記,而且愛閱讀,為孩子建立語文基礎。這些學生升上小學經常名列前矛,她說:「因為孩子懂得用母語思維及學習。」孩子多看書,語文水準自然會提升,故優良的讀物和教材肩負起很大的責任。

以前的老師只會照書本教幼兒單字,填鴨式的學習使學生學一課懂一個字,我們為何不把它變得更有趣呢?例如研究貓的主題,我們用有趣的故事去講述:今天老師講一個故事,是「走路沒有聲音的貓」。孩子聽了有趣的故事題目後,在聽故事時,就會更留心觀察、研究,貓的其他特性,在有趣的故事中都能一一了解,印象深刻。

到了低班,孩子要認識牛、馬、羊、豬。趙博士新編的課程,把每一種動物的主題,也用趣味性的故事去闡述,她用兩位小主角到動物園的故事為題材,他們遇見「有角的牛」、「壯健的馬」、「溫柔的羊」、「胖胖的豬」等動物。而到了高班研究動物園的動物時,她更把牠們分為「不怕冷的動物」、「會游泳的動物」、「會爬樹的動物」、「兇猛的動物」、「會表演的動物」。幼兒腦海中對動物便有清晰的分類,不但學懂了動物的特性,更學懂把不同的形容詞套用在其他事物上,豐富了幼兒的詞彙。例如「強壯的爸爸」、「溫柔的媽媽」等,在這個語文與思維結合的環境下學習,幼兒自然懂得運用好的語文。可見在設計精良的課程內,運用優美的語文來講故事是多麼的重要啊!

讓孩子建立母語思維
很多幼稚園標榜以英語教學為主,「香港是一個國際都會,學生能接觸東西方文化。小朋友可以說一點英語是一種福氣,但他們的思維還是用母語比較適合。」以國內學生為例,學生非自小學習英語,在應用母語思維的情況下,不但解決問題特別快,創意和學習能力也較強。因此趙博士堅持幼兒採用母語教學,她亦呼籲香港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珍惜孩子六歲以前應用母語的機會。

或許有家長說:「孩子不是也可以用英語思維嗎?我可以一開始便送孩子到英文學校。」生在用英語的環境的幼兒,當然要用英語去思想,但是,生在以中文為母語的環境,硬銷用英語思考,便失去了許多用母語學習的時間,趙博士希望幼兒教育的工作者,要有專業的堅持,不然,本來以母語為本的中國孩子先多學英語,除了失去用母語敏捷思維的優勢外,要孩子學回中文那就難了,因為中文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使用人口不亞於英語,它擔當起團結中國57個民族的重任,可以說是中國的國寶,不學的話,太可惜了。英語教學同樣對學生重要,但請留百份之八十的時間給學生使用母語。英語的教學可以用歡樂的英語唱遊,加上日常應用的英語會話、英語故事來引導幼兒的學習興趣,也希望小學開始,有好的英語活動,延續孩子愛英語的熱心及動力。

多元智能之花
趙博士花了三年時間研究伽納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她認同未來的主人翁應具備「音樂的智能」、「數理邏輯空間的智能」、「個人內省自專自愛的智能」、「與人溝通的智能」、「肢體創造動感的智能」及「語言的智能 」這八大項能力。她把研究的成果加進課程中,並每課設一朵「多元智能之花」,代表學生上完一課後啟發了多一個多元智能元素。趙博士喜歡以琅琅上口的兒歌教導孩子,幼兒手舞足蹈地朗讀「美麗的花:牽牛花、像喇叭,小紅花,笑哈哈。」 另外,在許多快樂的律動、節奏及唱遊中,幼兒的音樂智能得以啟發,又可以加強語文能力,更啟發幼兒身體的表達創意。趙博士建議幼師可以挑選一些節奏輕快,歌詞美麗的兒歌與孩子一起唱。

幼師與家長的教學

出乎意料地除了幼師外,原來還有很多外間朋友報讀課程,例如一些擁有社會系學位的人士、已修畢學前教育証書課程的幼稚園校長及家長等,看來幼兒教育對成長的重要性已被各界所肯定了。

實地體驗瑞吉歐的教學方案

許多幼兒教育工作者都認識「瑞吉歐.埃蜜莉亞(Reggio Emilia)幼稚園」的教學方案,並視之為「優質幼兒教育」的典範,趙博士曾經親自到意大利,與該校的負責人深入討論這個教學科案的成功之處,左列是節錄自趙博士一篇談及「瑞吉歐教學方案」的論文。

瑞吉歐的教學方案
路易斯.馬拉古齊(Loris Ma-aguzzi)說:瑞吉歐教學方案主要取材自小朋友熟悉的主題。 例如「樹木」。

老師們會先準備「樹木」的問題和搜集一些資科,然後引領孩子觀察樹的每一部份,記錄下孩子的語言。活動是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繼續下去的。這教學法十分注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孩子會對老師說出他對「樹木」的感受及用大自然的資源創作美勞作品,來表達他心中「樹木」的模樣。

瑞吉歐教學理念
好的教育,要從小做起,因此幼兒的家長,要配合幼兒園的老師,在同一理念的基礎上共同培育幼兒成長。另一方面,成人是有責任讓孩子認識本地文化,並讓他們在本地環境中成長。

瑞吉歐的孩子
瑞吉歐的孩子善於自我表達,因為幼兒學習時有民主及自由的表達機會,孩子可自由選擇活動,學校也會給予孩子有限度的民主。此外,孩子也可以講出自己對任何事物的感受,三歲的小孩,已可以大膽及自信地對老師說話了。

瑞吉歐的老師
瑞吉歐的老師,都受過專業的幼兒教育訓練,除了幼兒成長的知識外,文學和藝術的修養也很高,老師會專心聆聽孩子的說話;觀察他們的動作、眼神和表情,並連同學習過程一一記錄下來。在引導孩子學習方面,老師會營造好的環境,提供多種學習材料,例如圖畫、手工、遊戲等。遇到表達能力弱的幼兒,老師會搜集資料,研究後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習表達技巧。給孩子自主、自發、創意的機會,他們有信心地創造、設計有趣的方案,莫定了自信、自學、學會學習的基礎。

瑞吉歐的學習空間
瑞吉歐的孩子是在大自然的環境下學習,他們會利用泥士、沙石、樹葉、葡萄籐創作。另外,孩子活動的地方很多,每個教室都有家庭角、科學角、語文角、積木角、角色扮演角等。活動地方不再局限在課室,他們時常隨教學主題不同而轉換學習地回點。該校的孩子富有藝術創意,這與意大利的藝術文化及傳統有很大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