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60期 前期教訊:
家教教育新趨勢 ── 該讀? 不該讀? ~ 由一首抒情詩說起
該讀? 不該讀? ~ 由一首抒情詩說起
霍玉英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

〈受傷的心〉 杜榮琛

 

爸爸和媽媽吵架時,
爸爸的話,
變成了一根根的刺,
媽媽的話,
也變成了一根根的針,

沒有人知道:
爸爸的刺和媽媽的針,


該讀?不該讀?
杜榮琛〈受傷的心〉寫爸媽吵架,說到現代家庭的悲劇:刺與針狠狠地刺痛了孩子的心。蕩樣在顯淺的語言中,是一抹低緩、無助無奈,但真切的情意。爸爸的刺,媽媽的針傷痛了「我們」的心,他們知道麼?知道了,他們會撫慰「我們」刺痛的傷口麼?像這樣題材的詩,孩子該讀嗎?

對此,這也許最少有兩派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稚齡學生,他們還未培育出應對生活的能力,讓他們讀這類題材的作品,實在太早、也太不適合了。再者,班上若有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先前因心靈受創而積鬱難紓的情緒,疏導還嫌來不及,現在強加一把,豈不在孩子心上再加刺與針,由自苦自卑,進而自憐自棄?孩子無力,如何面對殘酷的現實?持這種意見的教師大抵認為,教師是教材的把關人,肩負剪裁、篩選的重任。因此,他們會避免讓學生接觸這類題材的作品。

第二種意見認為社會日新,意識形態也隨之改變,尤其在今日資訊發達的時代,孩子從四方八面都可以接收資訊,強把孩子自絕於「現實」的生活,這無疑是昧於日新月異的社會世情。況且,有時候,要攔也攔不住!其實,孩子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少覷他們的生活經驗,輕視他們的生存本能,這只說明對孩子理解不足而已!因此,不少教師認為孩子再不應是生長在溫室的小花,在開放空間,孩子該是一株小草,認識生活,面對生活,以柔韌的生命力面對世界。

教室的主體:是教師?是學生?
maker)。

機會:建就多元空間
教師誠然承擔決策的重任,但必先牢記學生才是教室裏真正的主體,我們必須充份了解學生需要、興趣與能力,而後可以選取適切的教材,運用恰當的教法,因勢利導。如何了解學生,更懂得孩子的內心世界。機會:閱讀的機會,發表的機會。

開拓閱讀空間,擴闊閱讀領域,給予孩子有多元多方的閱讀機遇,使他們明白「受傷的心」非我獨有,他人能面對剋服的,難道我沒有這個能耐嗎?我們必須相信,稚子有解難的願望與能力。因此,在教師細心的偵察與誘導下,孩子不難在創痛當下,再而憤發開步,勇敢地面向人生不圓滿處,在不圓滿中繼續往理想追尋。

作家創作自有他的立意,但今天談閱讀,我們更重視讀者的參與。雖然,孩子並非史丹利‧費許(Stanley Fish)理想的、有素養的讀者(informed reader),但孩子對作品確然有個人的體會,這是我們不能、也不應忽略輕視的,那管意見是稚嫩的。在指導孩子閱讀作品的時候,教師應放下絕對權威,暫緩對作品「定於一尊」的裁決,讓學生參與,使他們通過獨立思考,表達「我」的意見,賦與作品「我的」、「新的」涵義。其實,對作品的反應,學生「再創造」的價值與意義,我們都應予鼓勵和重視。

鼓勵學生參與,表達個人感受,孩子鬱紆的情緒不單能予以紓緩,他們還能在反應作品的過程中,反思修正自己,令思維、情意與自信,於不知不覺間培育成就。

盧繼寶的〈醜〉寫到,因為醜,所以沒有玩伴;也因為醜,期以勤奮努力填補空虛的心靈。然而,友儕玩伴的分享與認同,是孩提時代多彩的生活泉源,沒有湧泉,孩子多堅強,也攔不住淚。孩子的情感是細緻的,孩子的情感也是直率無偽的,但淚乾了,紆鬱紓解後,他們會在反應作品中修正自己:縱使一人,自己還得堅忍努力,因為光會淌淚,實在無濟於事。

對孩子而言,教師鼓勵參與,重視感受,那是一份無可比擬的尊重。尊重能讓學生感受「我」在閱讀中的不可替代的、自主的、獨立的位置,體會個體的重要意義,因而在反思中能自我完善,逆轉依賴、被動的態度與角色,成為自主的、自覺的、自動的積極讀者。

能說,固然表達個人意見;能寫,在教師的指導下,醞釀沉澱當中,以我思、我手來紓解自己的鬱結:

國小生陳香琪是否「海浪」,我們不必計較,重要的是她表達了「海浪」的心聲,同時,人與海浪的比擬,父母親與沙、與海灘的聯繫,都表現了孩子周密切中的聯想。由說到寫,語文訓練隱然見於作品閱讀;情感的抒發,見諸教師開明開放與尊重,鬱結亦因適切的誘導疏理而得紓緩。機會能拓闊空間,重視讀者反應能鼓勵參與,引發閱讀興趣與習慣。從閱讀中成長的孩子,創造泉源自能時而湧現,無論是他們賦予作品的再創造,抑或個人的原創。

〈醜〉 盧繼寶
醜有甚麼不好?
癩蛤蟆長得醜才長命,
漂亮的青蛙處處危險哪!

醜有甚麼不好?
漂亮的孩子不找我玩,
我才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哪!

醜有很多好處,
為甚麼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眼淚就想跑來呢?

〈海浪〉 陳香琪
沙和海灘離婚了,
你拉過來,
我拉過去。

可憐的海浪,
不知道是跟爸爸,
還是媽媽;
急得作聲大哭。

該讀

〈綽號〉馮輝岳

 

流淚是沒有意思的
獨臂刀就是獨臂刀吧
這個綽號 我認了
教室後面的成績欄
我的詩
我的毛筆字
一隻手跟兩隻手
也沒有甚麼差別
獨臂刀就獨臂刀吧
這個綽號我認了

今天,社會在變,人事在變,孩子處身其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漠視環境的變遷,冷對孩子真實的感情,這無疑刺中成人世界的冷然冷感。一首好的抒情詩不單能抒發情感,也感動及人,引發共鳴。以詩治療創痛,以詩感化人生,莫如〈受傷的心〉,這樣的詩,孩子該讀!作為演示者(demonstrator)的教師,如能為孩子建就尊重互信的氛圍,營造支持互勉的環境,恢宏廣闊的胸襟足為良好的學習榜樣。珍視孩子的生活經驗,尊重他們的思想與發言,多元空間誠能創造新奇。

參考資料
1. 收入林良等(1985):《童詩五家》,台北,爾雅出版社。
2. 收入林煥彰編(1980):《童詩百首》,台北,爾雅出版社。
3. 陳香琪〈海浪〉,收入朱錫林(1998):《童心童話》,三重市,新雨出版社。
4. 收入林煥彰編(1980):《童詩百首》,台北,爾雅出版社。